近期,中靜新華發布公司債2024年年報,仍披露實控人為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對安徽證監局警示函提出的問題置若罔聞。目前,“中靜系”多家公司已陷入經營困境,但中靜新華核心資產徽商銀行H股正被用于融資,難以變現紓困。
來源:攝圖網
實控人退出“中靜系”未及時披露,遭監管后年報仍未改
近期,中靜新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靜新華)披露2024年公司債券年報。年報在“報告期末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信息”中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實控人為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以下簡稱:宋基金)。
但在年報披露前半個月,證監會官網公布了安徽證監局對中靜新華,時任董事長、總經理GAO YANG(高央),時任財務總監譚開國、時任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邵澎和高級管理人員陳剛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安徽證監局出具警示函,主要源于中靜新華作為債券發行人存在三大問題。其中,第一大問題為公司2024年半年報披露實控人為宋基金,工商登記顯示,該基金目前已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對上述事項信息披露不及時。
工商信息顯示,中靜新華控股股東上海中靜安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靜安銀)持有中靜新華58.61%股權,穿透后,中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靜實業)間接持有中靜安銀60%股權。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宋基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入股中靜實業,出資額為3.9億元,占中靜實業總股本的97.5%。目前,宋基金已向其他三名股東轉讓所持全部中靜實業股權,退出“中靜系”。
工商信息顯示,宋基金退出對中靜實業持股后,中靜實業仍有三名股東,分別為上海高央家人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央家人)、上海高央同事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央同事)和上海高央友人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央友人),三名股東持有中靜實業總股本之比分別為35%、30%和35%。
其中,高央家人有兩名自然人股東孫滬君和鄭亮淇,其持股占比分別為40%和60%。高央同事的兩名股東也是孫滬君和鄭亮淇,持股占比分別為60%和40%。高央友人的兩名股東分別為孫滬君和許棟,持股占比分別為35%和65%。上述高央家人、高央同事和高央友人的執行董事兼經理都為GAO YANG(高央),監事都為關莉。
安徽證監局向中靜新華及四名相關責任人出具警示函時間為2025年4月9日,該決定在證監會官網公示時間為6月13日。可是直到6月27日年報披露,公司在年報中認定的實控人依然是宋基金。
“中靜系”多家企業遭遇經營困境
中靜新華公司債2024年年報顯示,因徽商銀行股權轉讓引起的糾紛,公司被法院判決向杉杉控股有限公司歸還20.08億元股權轉讓款項,向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人壽)退還5億元股權轉讓意向金及資金占用費,這兩筆債務已被申請強制執行。
此外,因上述中靜新華與上海人壽之間的股權轉讓糾紛,2025年6月21日,公司及法人代表LU JIAXIAN,被上海金融法院出具限制消費令,案號為“(2025)滬74執289號”。
值得一提的是,據上述案號相應的案件執行信息,案涉金額為6.74億元,比中靜新華2024年末貨幣資金余額2214.94萬元,高了近30倍。
據中靜新華2024年度審計報告,因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減值風險。公司2024年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除了中靜新華之外,控股股東中靜安銀也面臨重大風險。2025年4月27日,中靜新華公告無法按時披露2024年年報。因未聘請到2024年年報審計機構,公司與控股股東中靜安銀都無法在4月30日前完成審計工作,無法按時披露2024年年報。導致中靜安銀未聘請到審計機構的主要原因為:中靜安銀資產狀況及經營情況與公司趨同。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9月27日、10月31日和2025年2月6日,中靜安銀所持中靜新華1.09億元、4.03億元和894.45萬元出資額的股權,分別被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司法凍結。
2024年和2025年,中靜新華累計存在多達10項司法凍結,合計凍結公司所持參股企業5.73億元出資額。
受限資產高達149.3億元,核心資產難以變現
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靜新華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付已逾期債券及其利息(重分類至其他流動負債和應付利息)分別為7.05億元、9.64億元和10.04億元,合計金額達26.73億元。更不用說,據審計報告,公司其他應付款項中還有高達50.6億元的徽商銀行股權交易款。
審計報告又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靜新華資產總額為186.32億元,扣除已遭司法凍結或融資導致處置現金流受限的資產合計賬面價值149.3億元,剩余可變現資產賬面價值約為37億元。
進一步扣除流動性差,難于變現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其他非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合計約21億元,剩余可變現流動資產僅約16億元。
中靜新華稱由于債務規模巨大,清償全部有息負債所需資金,只能來源于核心資產徽商銀行股權的整體出售現金流。截至2024年末,公司所持徽商銀行內資股2.25億股、H股12.46億股,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約為145.67億元,其中有22.31億元遭到司法凍結,另外123.36億元也都因融資存在處置現金流受限的情況。
審計報告在“徽商銀行H股流通股情況”中顯示,一方面,中靜新華下屬全資子公司GH資管與GH全球簽署股份押記協議,約定GH資管證券賬戶持有的徽商銀行H股4.4億股,須經GH全球同意才能處置。截至2024年末,上述H股股份涉及融資本金為9.88億港元,折合人民幣9.15億元。
另一方面,中靜新華下屬另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在五家不同券商開立融資證券賬戶,通過上述賬戶持有徽商銀行H股,同時持有部分H股實物股票。截至2024年末,孖展賬戶合計持有徽商銀行H股流通股8.06億股,融資余額為7.05億元。
上述兩方面合計使用徽商銀行H股股票12.46億股,占中靜新華及下屬子公司持有徽商銀行H股股份總數之比約為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