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本第二金句:
凡為治之大體,莫善于抑末而務本,莫不善于離本而飾末。
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
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
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
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厄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
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辯為末;
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
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
孝悌者,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
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
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
小記:
讀古書,最怕食古不化,把什么都照搬硬套過來,不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
本章講“崇本抑末”的理念,從治國的層面看,關于民生的柴米油鹽蔬菜,價格基本是可控的。
記得3年疫情期間,有些人趁機哄抬物價,很快就被國家打壓下來,社區物業還送免費的蔬菜米面上門。在治國的層面,我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相對完善的、安全的、幸福的國家,知足常樂。
但是,從個體的層面看,人們的精神世界,已經逐漸“本末倒置”,人們更看重外表,而忽視內在品行;更追求外在物質,而忽略內在修養;追求奪人耳目的流量,忘記自己的初心根本。
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很多人已經顛倒,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本。
有些人,以華麗為本;有些人,以心善為本;
有些人,以金錢為本;有些人,以自在為本;
有些人,以流量為本;有些人,以實在為本。
不用爭對錯,不用別人的標準衡量自己,你尋找什么,就承受什么。
我曾經欣賞過幾個博主/修道人,覺得他們寫的東西,很有學問。
關注久了,有一天,我突然從對方發的內容中,看到一段很熟悉的文字。原來,那是我3年前寫的文字,他抄過來,改了幾個字,就當成自己的原創發出來。
他能抄我的,肯定也抄別人的。這是慣用手法。
知名博主,我遇到過2~3個,抄襲過我的文章。
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所謂的國學大咖,修道高人,行業名流,也漸漸祛魅。他們為了保持自己的流量,東抄西摘,這個行為本身,說明他們已經背離了初心,更談不上知行合一。
這個社會潮流,就是如此,我沒有奔走呼吁,而是默默做好自己。
因為,人,只活一輩子,那就按自己的意愿,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本文選自:易瑾還的新書《諸子集成.小札記》,合作出版事宜,請聯系yijinhuan999@qq.com
作者簡介
名:易瑾還
字:潤和
號:還元子
公眾號/頭條號:易瑾還
獨立創作者。
創作風格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野生修道人。無門無派,逍遙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