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稀土作為我國的“國寶”,也是我們得以在貿易戰爭突破制裁的利刃,但沒想到兩個友國,卻在背后捅中國的“刀子”,和美國串通一氣。
2025年7月9日路透社發布一篇調查報告,撕開一條觸目驚心的資源走私鏈: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間,美國通過泰國、墨西哥兩國轉運3834噸中國產氧化銻,這個數字接近美國過去三年從兩國進口量的總和。
要知道泰國本土僅有一家銻冶煉廠,墨西哥唯一相關工廠直到今年4月才復工,兩國幾乎不產銻礦,兩國顯然已經成了美國的“棋子”,被當成了稀土中轉站。
而同樣的劇情在墨西哥同步上演,新萊昂州突然冒出37家中資離岸貿易公司,專門將中國銻礦偽報成“墨西哥制造”,這些公司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的低關稅條款,讓走私礦產堂而皇之進入美國。
偽報、夾藏、轉口,這些走私者用盡手段突破中國防線,而暴利,嘖是驅動這場走私潮的核心動力。
2025年國際鎵價突破每公斤3000美元,比禁令前暴漲200%,鍺價從每公斤9900元飆升至18700元,漲幅達88%,即便扣除高昂的轉運成本,每噸走私稀土的利潤仍可達正常貿易的20倍。
中方出口管制導致鎵(紫線)、鍺(紅線)、銻(藍線)價格上漲
然而當美國軍工巨頭為“曲線救國”慶幸時,我國很快給了他們一記重擊。
面對資源流失危機,中國商務部于2025年5月聯合公安、海關等多部門發起專項行動,直指“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三大毒瘤。
7月1日,新修訂《礦產資源法》祭出重拳,將稀土走私刑期提至10年起步,設“終身禁業”黑名單,對涉事國家實施貿易反制。
技術封堵同步展開,2025年6月上線的“稀土溯源電子身份證系統”,通過區塊鏈賦予每批稀土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
2025年5月中國啟動專項行動后,繞道進口量銳減,直接觸發連鎖反應,F-35戰機因鏑元素斷供減產30%,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軍工板塊利潤率驟降8%,被迫宣布削減年度產能40架。
雷神技術公司更推遲“標準-6”艦載導彈量產計劃,部分訂單轉投歐洲卻遭遇技術標準壁壘。
這些危機暴露了美國軍工的致命軟肋,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2025年報告,美國50種關鍵礦物中有41種依賴進口,其中29種的最大生產國是中國。
就連美軍M855步槍每顆子彈含0.5克銻,F-35雷達依賴氮化鎵技術,而中國掌控全球94%的鎵供應。
“沒有中國稀土,美軍先進武器就是一堆廢鐵。”
前五角大樓采購官員米勒在國會聽證會上坦言,他甚至展示一份震撼數據,美軍現役F-22戰機因稀土斷供導致隱身涂層加速老化,部分已提前退役轉二線任務。
前五角大樓采購官員米勒
這場稀土攻防戰表面是物流標簽的貓鼠游戲,實則是大國規則制定權的較量,美國國務院在2024年牽頭成立“關鍵礦產聯盟”,拉攏15國試圖構建去中國化供應鏈。
但現實很骨感,全球80%稀土熔煉電解槽設備來自中國,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仍需中國技術支持精煉工序。
中國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規則籌碼,商務部明確對合規民用需求放行,但嚴禁向美國軍工出口;對配合轉運的越南、蒙古削減配額,優先保障歐亞盟友供應。
而且我國一直都深知,資源戰爭的勝負手從來不在海關通道,而在技術自主權,在美國想方設法避開中國的稀土制裁時,我國正牢牢把稀土提煉的技術握在手里,無論美國再怎么折騰,都只是徒勞。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2025.07.10《警惕!“美企竟這樣繞過禁令,偷拿中國關鍵礦物”》
礦材網2025.07.11《中國關鍵礦產出口禁令破功?美通過2國轉運進口,已大量囤積鎵鍺》
中華網新聞2025.07.13《數干噸關鍵礦產被運往美國,兩個國家充當了幫兇供應鏈走私現端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