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余文定 馬世超 段輝達
從7月8日開始,湖北省軍區聯合省教育廳,依托孝感市孝昌縣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以“沙場礪劍·淬火青春”為主題舉辦全省學生軍事訓練營活動,來自省內各市、州(縣)共216名優秀學生齊聚一堂,在沉浸式軍事訓練與紅色文化實踐中,提升國防意識與軍事素養,并為備戰第十屆全國學生軍事訓練營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軍訓現場
清晨6點,嘹亮的軍號刺破孝昌山間的薄霧,200余名青年學子在訓練場整齊列隊,汗珠順著曬得通紅的脖頸滾落,后背已洇出大片深色汗漬。
“臥姿——裝子彈!”實彈射擊場上,教官溫金龍的指令干脆利落。武漢輕工大學二年級學生成夢晴迅速臥倒,肩膀抵緊仿真訓練槍。“心跳太快會影響精度。”她屏息瞄準百米外的胸環靶,指尖輕扣扳機——9環。
軍訓現場
戰術訓練場,烈日灼烤著槍管。兩道迷彩身影緊貼滾燙的地面,來自湖北大學和鄂州四中的兩名男生在尖銳的口令聲中低姿匍匐、躍進、臥倒!汗水混著泥土糊滿臉頰,刺得眼睛生疼,每一次肘膝摩擦砂石,每一次全力蹬地躍進,都伴隨著粗重的喘息和飛濺的泥塵。槍械在緊握的手中變得滑膩,手肘在碎石上留下新的血痕——這滾燙的泥塵、粗礪的摩擦、鉆心的酸楚,就是對抗的勛章,刻進每一寸緊繃的肌肉和燃燒的神經里。“戰術訓練不是表演,是生存技能。”前特戰隊員朱慶教官扯著沙啞的嗓子示范匍匐動作,“生死懸于一線,只有更狠、更快、更能忍的人,才能在殘酷的戰場上生存下來。”
軍訓現場
“青年扣好軍事素養這粒扣子,就是為國家儲備戰略力量。”孝感軍分區李處長凝視著曬脫皮的學生們,他身后,28面校旗在熱風中獵獵作響。
戰場救護課目上演生死時速。由孝昌二中學生組成的戰術小分隊遭遇“化學武器襲擊”,隊員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抬著擔架穿越橙色煙霧。“右肩貫穿傷,左小腿開放性骨折!”小隊長趙樟鑫跪地檢查“傷員”,止血帶在創口處迅速扎緊,女隊員周雨晗和劉一飛協力抬起“傷員”,采取“拉車式”搬運法將“傷員”迅速后送,兩名女生步履蹣跚,但聲音卻異常沉穩:“我們每快一秒,戰友就多一分生機。”
觀看紅色電影
極限對抗賽將戰意推向高潮。紅藍雙方在模擬城鎮中展開巷戰,激光傳感器在命中時振動提示。“注意三點鐘方向!”隊長剛發出警告,身旁隊友已“中彈”冒煙。攀巖墻、鐵絲網、爆破點構成綜合障礙賽道,來自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聶佳豪扛著20公斤原木沖刺時,作訓鞋在泥地里踩出深深凹痕。
高溫炙烤下,訓練場地面溫度突破50℃。醫療點的藿香正氣水半天補充三次,隨隊醫生緊盯每位學員狀態:“這是意志力的戰場。”
夜幕降臨,一場特殊班會在營房進行。投影幕布播放著《長津湖》的片段,昏黃燈光下,來自長江職業學院的黃文藝在日記本上寫道:“當手指扣住扳機那一刻,突然懂得‘歲月靜好’有多沉重。”
“當青年學會用止血帶代替自拍桿,用戰術手語代替手機表情包——全民國防的根基,就在這迷彩色的青春里悄然筑牢。”湖北省軍區余參謀說。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