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亞夫新農人學院組織“新農創”學生開展了為期6天的暑期實踐活動,活動范圍涵蓋鎮江、南京、無錫三地,圍繞助農實踐、企業研學、匠心體驗三大主題展開,旨在通過沉浸式學習拓寬學生視野,激發農業創業創新思維。
破冰啟程:團建賦能凝聚團隊力量
暑期實踐以團建活動拉開序幕,學生們通過團隊凝聚力建設迅速拉近距離,為后續實踐打下堅實基礎。在農耕初體驗環節,學生們走進茅山鎮蔡門村鮮食玉米產業基地,參與玉米采摘、切頭去尾、加工包裝等農事競賽,在高溫酷暑天深入玉米基地體驗農業生產的不易,同時以農事知識競賽形式體驗農耕文化,感受收獲的樂趣。
企業研學:探訪多元農業模式
在企業研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先后走訪了丁莊葡萄合作聯社、二丫葡萄專業合作社、鎮江市水木年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世業鎮四季春現代農業園、宜興市丁蜀鎮陶都國蘭生態培育基地,以及南京伯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企業和示范基地。
通過實地考察,學生們深入了解了“現代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茶業+旅游業+文化科普體驗”“互聯網+農業電商平臺”等多元化農業發展模式。在丁莊葡萄合作聯社,學生們學習了規模化種植與品牌化運營的經驗;在世業鎮四季春現代農業園,生態旅游與農業結合的創新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在宜興市丁蜀鎮陶都國蘭生態培育基地,由課堂走進蘭花基地的直播“實戰”,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新農人”既要懂技術更要會吆喝;而在南京伯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農業電商的運營策略更是為學生們打開了“互聯網+農業”的新思路:農業新賽道不僅需要揮汗如雨,更要學會在鏡頭前為鄉村振興“代言”!
匠心體驗:感悟科技賦能三產融合
在鎮江市丹徒區水木年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學生們不僅學習了由唐代起源的茶文化故事,更在現場觀摩了從茶園管理到茶葉加工,科技賦能讓傳統茶產業煥發新生,背后所蘊藏的現代農業智慧。通過炙、碾、磨和篩四個環節,學生們沉浸式體驗了非遺抹茶的制作,這一環節讓學員們感受到古法技藝與現代匠心的碰撞,也認識到現代農業不僅需要技術的革新,更是文化與產業的有機聯結。
參與此次活動的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跨地區、多領域的實踐學習,對現代農業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位學生分享說:“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農業的無限可能,無論是生態旅游、電商銷售還是文化賦能,都為我們未來創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也堅定了我們學農從農的信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通訊員 洪瀅)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亞夫新農人學院的“新農創”團隊在句容市茅山鎮蔡門村玉米產業基地開展玉米采收農事競賽。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亞夫新農人學院的“新農創”團隊在句容市茅山鎮蔡門村玉米產業基地開展玉米采收農事競賽。
7月5日,“新農創”們在鎮江市水木年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沉浸式體驗抹茶制作,感受古法技藝與現代匠心的碰撞。
作者:洪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