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點了一份外賣,4塊錢。
然后里面還塞了一張小紙條,好評返現3塊。
最后我花了0.98吃了這份外賣。
不管他用了多少科技狠活,就沖這個價,拉肚子也是我腸胃太脆弱,絕對不是商家的問題。
我想應該不止我一個人買到這么便宜的外賣,甚至很多奶茶飲料都可以0元購,不少小伙伴都吃到了實惠,如果還沒有吃到的,趕緊去點,美團,京東,淘寶三家貨比貨。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是剛剛開始,起碼持續了2個禮拜了,先從京東燒錢補貼外賣開始,然后美團淘寶一起下場加入戰爭。
很多人不理解,外賣在國內都是成熟得不能成熟的東西了,為啥突然又開始玩起了補貼了呢?
這事情還要從美團講起。
美團外賣是國內外賣領域一哥,這個毋庸置疑。
但是它現在也面臨一個瓶頸,就是經過這么多年的市場教育,有外賣習慣的用戶幾乎都是存量用戶,很難再有增量用戶進來豐富這個市場。
也就是說,有點外賣習慣的人一直在點,沒有外賣習慣的人,他看都不看一眼。
于是美團想 了個破局的辦法, 就是以外賣作為切入口,去搶占淘寶和京東的即時 零售市場。
所以2024年,某團把自己的閃電倉 擴張到了3萬個,他們想要在30分鐘之內,把任何商品甚至大件電器送到用戶手上。
這就觸犯到京東逆鱗了,即時零售京東做得好好的,以前京東小時達給用戶的體驗還是非常良好的。
有人要來分一杯羹,這絕對不允許。
不過劉強東的反擊戰很有意思,他沒有正面反擊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的進攻,反而來了一招圍魏救趙,直接去打美團的主營業務——外賣。
所以2024年5月份,京東把“ 京東小時達 ”和“ 京東到家 ”整合到了一起,推出了“ 京東秒送 ”。
劉強東說了,我給巨額補貼,給騎手交社保,入駐商家必須有實體門店,主打一個放心外賣。
京東這一招是很討巧的,這些狠招正好打在消費者,騎手,商家的痛點上。
從今年4月11號開始,京東搞了百億補貼,來搶占外賣市場。
補貼首日(4月11日)訂單量激增,4月22日單日訂單突破1000萬單,5月14日達2000萬單,6月日均訂單超2500萬單。
截至6月,京東外賣占據全國外賣市場31%份額,品質外賣細分領域達45%。
看著京東來勢洶洶,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不是美團,反而是淘寶。
5月5號,淘寶閃購上線。
淘寶就更厲害了,它真的是財大氣粗,我管你外賣還是即時零售,老子都要,所以閃購既有外賣又有即時零售,淘寶閃購上線6天,日訂單突破1000萬單,7月非餐飲訂單占比顯日超1300萬單。
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啟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覆蓋未來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
7月5號,日訂單超過8000萬單,日活用戶超過1億。
京東和淘寶已經打得白熱化了,原本的外賣老大美團反而一副癡呆流口水的樣子,被市場的反饋打得暈頭轉向,反應慢到不像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
眼瞅著京東淘寶大規模蠶食自己的外賣市場份額,直到7月5號晚上美團才像剛剛睡醒一樣 , 突然發放大量“免單券”和“滿25減20”等大額優惠券。
然后又推出了“免單星期五”活動,活動周期為7月1日至31日。每日限量發放免單名額,前1萬名確認收貨的訂單可享100%免單。
可以看得出,美團的應對措施非常粗糙,草臺班子味道腌制入味。
自此,三家互聯網公司外賣補貼大戰正式打響。
把這次外賣補貼大戰的前因后果梳理一下,你就會發現外賣看著好像打得如火如荼,實際上它只是個副戰場,真正的主戰場卻是即時零售,平臺們更希望通過外賣入口,把更多的流量導入到即時零售的池子里去。
頗有點聲東擊西的意思。
根據某機構的預測,到2030年的時候,中國的即時零售市場將達到3.9萬億的規模,再加上未來單身經濟越來越火爆,懶人越來越多,外賣只是個開胃菜,更多的消費卻在即時零售里面。
所以現在哪個APP培養好用戶的打開習慣,未來更大的市場就會被它吃掉。
對于平臺來說有如此宏偉的目標,但對于用戶而言,有便宜盡快占,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不管是即時零售也好,外賣也罷,這種補貼大戰對于中國人來說,簡直熟門熟路,過去十年就是這么過來的。
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那么好的事,未來一定會一地雞毛,都由消費者買單。
這話我聽了都想笑,老夫早就說過一句話,好好享受那幫卷王帶給你的紅利,用最低的成本躺平,不要一天到晚跟著它們一起卷,去賺一點微不足道的增量盈利。
劃不來。
幾塊錢點個外賣,點杯奶茶,吹著空調,等著送上門張口就吃,不要考慮未來,還有比這更舒服的事情么?
我是七叔,一個虧了錢,又爬起來的男人
這個人,有點風趣,也有點騷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