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監管機構警示,近期實施的銅陰極質量管控措施或將導致印度國內原材料供應緊張。作為全球第二大精煉銅進口國,該國自去年12月起強制實施進口銅陰極質量認證制度,要求境內外供應商統一執行產品檢測標準。
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新規實施后部分境外供應商面臨顯著的合規成本壓力。據行業權威機構分析,當前國內持證企業的產能已完全用于內部消耗,而獲得認證的境外供應商中近半數無法提供標準銅陰極產品。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作為主要供應方占據進口總量的65%,但合規成本正促使部分日企重新評估市場參與度。
該政策在司法層面遭遇行業協會聯合訴訟,爭議焦點集中在可能引發的市場壟斷風險。政府監管部門則強調質量管控對產業升級的必要性,并披露目前通過認證的十家境外企業主要分布于東亞及歐洲地區。
行業預測顯示,隨著新能源及基建領域需求增長,2030年前國內銅消費量將實現倍增。在供應鏈重構過程中,本土主要生產商與跨國企業的戰略布局正成為影響市場平衡的關鍵因素。當前市場動態反映出監管政策與產業實際需求間的適配性正面臨嚴峻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