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羅潔芳 衛綱 徐輝 攝影報道
通訊員:韋福寧
在廣西融安縣大良鎮和潭頭鄉,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的光伏陣列在2100畝土地上鋪展。光伏板與水庫、青山相映成畫,“光伏+農業+漁業”的多業態融合發展模式,實現了上層輸送清潔能源、下層孕育生態經濟的雙重效益,勾勒出一幅鄉村振興與生態保護雙贏的新畫卷。
7月8日,融安縣大良鎮大禾洞水庫拍攝的光伏發電項目。(羅潔芳 攝)
7月8日,大良鎮大禾洞水庫,光伏板陣列與湖水在陽光下交相輝映。工作人員乘船巡視光伏板發電設備運行工況,每塊光伏板均采用光源跟蹤技術確保正面吸收太陽直射光,使發電效率提升10%-15%。技術團隊通過定期運維巡檢,及時發現并排除設備故障,保障光伏板始終處于最佳工況。
7月8日,融安縣大良鎮大禾洞水庫拍攝的光伏發電項目。(羅潔芳 攝)
與此同時,在大良鎮樹立水庫,光伏發電陣列與荷花構成生態景觀。據了解,該項目嚴格遵循《廣西農光互補項目用地管理規范》,光伏組件離地高度保持2.5米,南北間距1.2米,既為魚蝦創造天然遮蔭區,又實現“農光互補”——水面進行光伏發電,水下開展荷藕種植與魚類養殖。
7月8日,融安縣大良鎮樹立水庫拍攝的光伏發電項目。 (羅潔芳 攝)
在良潭光伏電站主控室,中控顯示大屏上環境參數實時跳動,光照強度、設備工況、發電功率等數據實時更新。“主控室相當于光伏發電站的大腦,可遠程監測和調控光伏發電設備運行工況,確保電站安全、穩定、可靠運行。”工程師覃善值演示著智能系統如何精準控制光伏陣列。
7月8日,融安縣大良鎮大禾洞水庫拍攝的光伏發電項目。 (羅潔芳 攝)
“柳州融安潭頭鄉光伏發電項目于2023年12月正式并網發電,截至2024年6月總發電量約1.1億千瓦時,產值達4500萬元。按標準煤消耗計算,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5.9萬噸,約300萬棵成年樹木的年吸收量。”在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處,廣西融安玉柴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寧裕斌說道。
7月8日,融安縣大良鎮大禾洞水庫拍攝的光伏發電項目。(羅潔芳 攝)
“光伏發電項目每畝旱地年租金達800元,并逐年遞增10元。目前土地流轉金累計發放600多萬元,覆蓋農戶超1000多戶,群眾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良鎮副鎮長李建勛一邊算著光伏發電項目的“經濟賬”一邊說。項目通過”企業+村集體+農戶"合作模式,將土地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光伏發電項目是融安縣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縮影。目前,融安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潭頭鄉二期)和泗頂馬田光伏項目也已開工建設,規劃新增裝機容量140兆瓦。從“靠天吃飯”到“借光生金”,融安縣以農光互補為筆,在桂北大地繪就生態富民的壯美篇章 。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署名!
值班總編:滕以洪值班校對:鄭思敏
責任編輯:董桂臣責任校對:龍 丹
責任監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領獎、咨詢
聯系電話: 69600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