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運用“法院+行政機關+特邀調解員”多元解紛模式,成功化解某小區30戶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逾期辦證糾紛系列案件,為群眾維權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決路徑,有效實現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該系列糾紛因開發商逾期辦理不動產權證引發,導致30戶業主權益受損,業主遂采取集體維權行動。若通過傳統訴訟程序解決此類糾紛,不僅耗時費力、成本高昂,還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
為此,三江法院主動與縣住建局對接,構建起“法院+行政機關+特邀調解員”多元解紛模式。即在調解工作中,法院提供法律指導,明確違約認定標準;住建局發揮行業監管優勢,督促房企履約,推動問題解決;引入特邀調解員,結合業主訴求及房企違約情況制定公平合理的方案,平衡業主與房企利益。在三方緊密協作下,最終明確了賠償方案及違約金履行期限,促成全部業主與房企達成調解協議。
為消除業主對調解協議效力的顧慮,三江法院根據雙方當事人申請,同步啟動司法確認程序:在對 30 份調解協議進行仔細審核后,法院全部受理司法確認申請,不僅為業主節約了近萬元的維權成本,還大大減輕了訴累。此外,司法確認賦予了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為調解成果加上“法律保險”,讓業主們徹底安了心。
該系列案件的化解,既維護了業主合法權益,又助力住建局精準掌握房企經營狀況、強化后續監管和風險防范,更為法院處理同類糾紛積累了經驗,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實現“化解一案、規范一片”的效果。
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是三江法院深化多元解紛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的生動實踐。下一步,三江法院將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積極探索“源頭預防、多元共治、司法護航”的治理新路徑,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司法服務。
來源:三江法院
轉自:廣西高院微博“八桂法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