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晚,是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預告的日子。
雖然數據并不完全,但已經能反映問題本質了。盡管今年上半年出現531搶裝等因素的刺激,光伏主材企業上半年的業績仍在進一步惡化,而不是好轉或哪怕持平。光伏僅靠企業、行業的力量,已經難以自救!
首先說明一下A股上市公司的中期業績披露規則:
第一,7月15日,一般情況下是7月14日晚間,也包括7月15日盤前,是A股上市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告的最后時間窗口。
第二,只有滬、深主板上市公司(含原深市中小板),才有強制性的中報預告披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況的任何一種——若公司預計半年度經營業績出現虧損、扭虧為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都應進行業績預告。
第三,科創板、創業板企業為自愿公告,不作強制性要求。所以我們看到包括晶科、天合、大全、日升等眾多光伏企業,雖然沒有發布中期業績預告,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發生上述三種情況的一種或幾種。
01光伏,仍在ICU!
上周寫奧特維、捷佳偉創、高測股份等企業減持的文章,趕碳號在標題中說,光伏剛剛抬出ICU,大股東就準備提桶跑路?有人在后臺留言,光伏還在ICU啊。現在看,的確如此。
趕碳號選擇的54家上市光伏企業進行分析,截稿前有24家公司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
這24家企業中包括14家主材企業,除橫店東磁以外,13家主材企業無一例外全部虧損。橫店東磁不具代表性。其在公告中披露,業績變動主要得益于磁材產業、光伏全球化(美國市場)。
我們發現,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光伏四大環節的主材企業的虧損并沒有收窄、持平,而是進一步惡化了。
在硅料環節,通威股份較去年同期虧損額進一步放大,但較今年一季度環比略有收窄。
通威在公告中表示,雖經營業績階段性承壓,但公司各項核心業務仍維持穩健經營,其中光伏業務持續保持多個環節核心競爭優勢,飼料業務穩定為公司貢獻業績;公司財務流動性儲備充足,技術研發持續突破,為公司長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就是說,關鍵時刻,飼料業務拉了通威一把。
協鑫科技、新特能源為H股上市公司,大全能源則為科創板企業,均未發布中期業績預告。
硅片環節同樣是重災區。TCL中環、雙良節能、京運通三家企業,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虧損都在進一步放大。就像通威的飼料業務一樣在關鍵時刻助力一樣,TCL中環略感慶幸的是,公司大股東TCL科技今年上半年業績不錯。TCL中環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上半年以改善經營質量為核心,保持了報告期內經營性現金流為正。
弘元綠能的虧損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但較今年一季度卻明顯放大。而且,其今年上半年的扣非虧損大于歸母虧損,而其2024年中期的虧損基數較同行偏高。另外,今年上半年,弘元綠能對虧損嚴重的硅料資產進行了處置,這可能也是弘元脫困的重要原因。
在一體化企業中,一向的優等生晶澳科技虧損幅度之大有些出乎趕碳號意料,比去年同期放大了一倍,且環比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并無任何改善。公司在公告中解釋,主要是競爭加劇,受海外承壓。
隆基綠能今年中期業績同比大幅減虧,但二季度環比一季度持平。有光伏人在吃瓜群里打趣說主要是裁員帶來的降本,當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趕碳號認為,主要是隆基在2024年同期的虧損基數過大,以及近一年來公司組織變革及BC產品溢價等影響。
隆基在公告中表示,上半年公司加強內部運營管理,主要產品單位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快速下降,實現同比大幅減虧。同時HPBC 2.0 組件產品迅速贏得市場認可,簽單量及出貨量快速增長。
主材企業中,愛旭股份或許是電池組件企業中變化最大、最不可思議的一家:今年二季度單季竟然實現了扭虧為盈!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ABC 組件高功率、高安全、高美觀等優勢逐漸顯現,公司圍繞ABC產品創新打造的以價值定價的商業模式已逐步得到市場認可。公司精準細分價值市場、價值場景,優化產品結構,ABC組件產銷兩旺,通過深耕歐澳日等高價值市場、高價值場景,海外銷售占比顯著提升,公司整體毛利率持續向好。
公司不斷提升運營效率,產品成本、期間費用持續下降、存貨跌價損失大幅改善,2025 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愛旭是光伏嚴冬里一絲暖意。趕碳號在此祝賀愛旭,祝賀陳剛。一路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02 僅靠企業自身力量,已很難自救!
現在,一體化龍頭晶科、天合雖然尚未發布中期業績,但反轉的可能性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阿特斯。雖然阿特斯沒有發布中期業績預告,但其母公司加拿大太陽能(CSIQ)今年上半年業績不錯。今年第二季度,無論是營收、毛利率還是組件出貨量,均較一季度有不小增幅。趕碳號最近聽到一則傳聞,在當前市場形勢之下,阿特斯據說已經放棄了國內組件市場。
但是,光伏僅靠阿特斯、愛旭股份、橫店東磁這些企業,顯然遠遠不夠。光伏板塊上市公司的虧損,無論是同比去年上半年,還是環比今年一季度,都是令人揪心的。
在去年11月,趕碳號在西安見到鐘寶申。他提到,2025年光伏行業或許不會像2024年那么虧錢,大家肯定會控產能、控價格,虧現金的生意盡量不會做。然而,各家企業的開工率下來了,限產限價等各種自律也在推動,光伏主材整體上卻并未改觀,而是更差了!
制造行業內卷式競爭的一個普遍特征,就是企業在大年賺到的錢,并不是像大全能源那樣存銀行,而是全部又都投進去。所以,那些認為光伏企業前幾年大賺、現在還能虧得起的觀點,是片面和錯誤的!
趕碳號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光伏的杠桿,特別是頭部企業的杠桿前兩年放得太大了,負債太多了,迅速積累起來的慣性和勢能太強了。巨額負債壓頂之下的光伏,已經很難自救,或者說無法自救。
今年上半年,531新政之下,我們國內市場還出現了一波搶裝潮。今年下半年,光伏企業的日子會好嗎?趕碳號個人認為,如果這一輪反內卷不能落到實處,不能有效去除過剩產能,光伏企業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會集中暴雷。這絕非危言聳聽!
正因如此,中央政府才果斷、迅速出手!重癥須下猛藥,生死存亡時刻,反內卷已經刻不容緩!
前幾天趕碳號專訪華晟新能源董事長徐曉華。他有幾點建議趕碳號認為非常好,在此簡述如下:
1、必須要干掉多晶硅一半的產能。當然,除了限制不得低于現金成本銷售以外,還要形成完善的機制,也要限高價,防止”擁硅為王“、工信部等約談都無效的情況重復上演。
2、不只是硅料產能不能擴了,而是建議所有的光伏產能都不能再擴了,無論TOPCon、BC,還是HJT。
3、反內卷,一定要制定并執行嚴格統一的標準體系,包括產品標準、能耗標準、碳排放標準,等等,杜絕讓產品認證標準被商業利益綁架。
4、光伏行業要汲取當年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低質低價、到今天完全從市場中消失的慘痛教訓,當下必須高度關注光伏產品質量,避免因為內卷式競爭,在未來出現大面積的質量問題,把中國光伏這塊招牌毀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