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吃家兒都未必叫得出名的幾道豫菜,快看看你家還有嗎?去年國慶在洛陽,頭回見菜單上寫著“菜蟒”。
端上來綠皮長條臥著,咬開是韭菜雞蛋混粉條。燙得直嗦嘴,可就是舍不得放下。
回鄭州再找,像樣的館子竟難尋。簡單食材里藏著啥?是老輩人傳下的巧心思。
雞蛋燜粉皮,現(xiàn)在飯店難見蹤影。雞蛋滑嫩,粉皮勁道,老人孩子都愛。扣碗豆腐,過年才端上餐桌的稀罕物。
炸過的豆腐溫軟焦香,解膩又下飯。面炕辣椒圈,家里常做餐館難覓。
辣香勾著魂兒,吃的是回憶也是傳承。
鐵鍋蛋,清末傳下的獨一份兒。黃菊花似的臥在盤里,澆醋哧哧響。
有人說像雞蛋燜粉皮?那可差遠了。老式雞蛋湯,農村席面壓軸的“滾蛋湯”。
大魚大肉吃撐了,來一碗滑溜解膩。說是“滾蛋湯”,其實是提醒散席的貼心話。這些菜,哪道不是河南人舌尖上的身份證?
可現(xiàn)在餐館里,是越來越難尋它們的影子。老手藝像奶奶的碎花圍裙,看著土氣,沒了它,家里煙火氣都淡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十年河南傳統(tǒng)家常菜館少了三成。
年輕人問起“菜蟒是啥”,老一輩直搖頭。保護老味道,得像護文物那樣上心。不然夸家鄉(xiāng)時,難道只能說“我們有燴面胡辣湯”?
想想那場面,怪心酸的。再過幾十年,這些老味道又該去哪尋?
小伙伴們,你家鄉(xiāng)有哪些快被淡忘的老味道?分享出來,別讓它們跟著歲月一起消失。文中口感描述為個人體驗,具體以實際品嘗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