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婉玲)千年前,長江水拍打著武昌城垣,商賈往來的號子聲中,江城武漢見證著商貿繁華;數百年間,黃鶴樓上的詩詞歌賦,訴說著這片土地的人文底蘊。如今,當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至,中國電信以科技為筆,在荊楚大地上勾勒出“新智治”畫卷——深度運用AI技術解鎖城市管理與服務新高度,讓古老江城在智能化轉型中煥發出現代化生機。
AI 賦能食品安全:透明后廚筑牢“舌尖防線”
在武漢,“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 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大街小巷里數萬家餐廳構成城市獨特的煙火氣。然而,在這繁榮的餐飲景象背后,傳統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卻面臨著重重挑戰。過去,市場監管人員需通過人力巡查餐廳后廚,難以對餐飲企業實現全時段、全方位的監管覆蓋。諸如食材過期、衛生狀況不達標等隱蔽性的食品安全隱患,常常如同隱匿在暗處的“黑手”,難以被及時察覺,給市民的飲食安全帶來了潛在威脅。
對此,中國電信攜手武漢市場監管部門打造的“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打破傳統監管在時間與空間上的桎梏,讓餐飲后廚從以往的“幕后”走向公眾視野的“臺前”,實現食品安全的透明化、智能化監管。
在硬件設施部署上,為每一家接入該系統的餐廳后廚配備了定制化的高清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宛如后廚的“智慧眼睛”,不僅具備4K超清畫質,能夠精準捕捉每一處細微操作,還擁有180度的廣角視野,實現無死角監控。當餐廳后廚存在違規行為時,系統會實時抓拍記錄,同時觸發告警機制,并將告警信息推送至餐廳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語音雙向對講功能第一時間提醒員工,即刻糾正違規操作。
圖為“互聯網+明廚亮灶”高清攝像頭
在用戶體驗方面,中國電信創新推出了“一鍵掃碼看后廚” 功能。當顧客踏入餐廳,只需輕松掃描餐桌上的專屬二維碼,便能實時觀看后廚的工作場景。這種極為便捷的“零門檻”操作方式,無需顧客下載復雜的應用程序,也無需注冊繁瑣的賬號,真正達成了“掃碼即看、想看就看”的便捷體驗,將食品安全監督的權利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交到了消費者手中,讓食品安全監督變得觸手可及。
圖為店內張貼的明廚亮灶二維碼
從技術支撐角度來看,該系統依托中國電信強大的視聯網和AI能力,構建起了高質量的智慧監管平臺。餐廳后廚產生的視頻數據能夠以毫秒級的速度迅速上傳至天翼云視頻平臺,隨后借助云上的AI智算,對視頻進行判斷標注,并將結果實時分發至監管平臺以及用戶終端。即便在就餐高峰期,網絡面臨擁堵壓力時,畫面依然能夠保持流暢,不會出現卡頓現象,有力地保障了用戶無論何時都能獲得清晰、穩定的觀看體驗。
自“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投入使用以來,武漢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迎來了煥然一新的變革。某商綜體市場監管人員羅浩感慨道:“以前,食品安全是我們市場監管的痛點,需要在所有餐廳挨個巡查,耗費大量人力成本。如今有了中國電信為我們打造的明廚亮灶系統,監管人員只要輕點鼠標,就能隨時遠程查看菜品制作流程,AI則可以檢測違規操作,立即介入,保障餐飲工作流程的規范性,讓食品安全合規率得到提升。”
圖為“放心餐廳”標志
據武漢市東湖高新電信劉翔介紹,對于餐飲企業而言,“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帶來了諸多積極影響:一方面,透明化的后廚展示就像一張無形的“品質名片”,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對餐廳的信任度,吸引了更多顧客前來就餐,為餐廳帶來了更多的客流量與商機;另一方面,系統的智能監管促使企業自覺規范經營行為,不斷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眾多餐廳負責人紛紛表示,自從接入“明廚亮灶”系統后,顧客對餐廳的滿意度顯著提高,餐廳的生意也愈發紅火。
科技護商,一鍵報警織密城市安全網
近日,武漢市武昌區八一路某烤魚店內曾發生逃單事件,店主按下中國電信安裝的一鍵報警裝置后,報警信息秒級傳送至轄區派出所指揮中心。民警通過高清監控鎖定逃單人員體貌特征,結合智能分析系統追蹤軌跡,半小時內助商家挽回損失。
圖為“一鍵報警”裝置
圖為高清監控攝像頭
這一便捷高效的報警及處理過程,得益于中國電信的科技支撐。特別是一鍵報警裝置,其作為智慧警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縮短了報警時間,實現了警情的快速響應。中國電信提供的高清攝像頭和智能監控系統,為警方提供了清晰的圖像信息和強大的分析能力,助力警方精準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近年來,中國電信持續加大在智慧警務領域的投入,通過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城市安全防護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科技解決方案。除了一鍵報警裝置和智能監控系統外,還涵蓋了智能安防預警、應急指揮調度等多個功能模塊,全方位筑牢城市安全防線。
中國電信武漢武昌分公司宋珣表示,中國電信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不斷優化和完善智慧警務產品和服務,為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更多力量,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的安全與發展。
智能導診,優化醫療服務體驗
以往,在新洲同濟航天城醫院,導診環節依賴人工較多,且缺乏精準的病情分析,患者候診時間較長。為了更好地服務前來就診的患者,提升整體服務品質,院方引入中國電信打造的智能導診助手,實現“癥狀輸入-科室匹配-掛號”全流程自動化。
患者只需在終端設備上輸入自身癥狀、病史等信息,智能導診助手便能迅速進行分析,憑借強大的算法精準匹配最適合的科室與醫生,并高效完成掛號流程。這一智能化服務,不僅大大縮短了患者的候診時間,還讓醫院的醫療資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
武漢同濟航天城醫院胡瓊表示:“智能導診助手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患者的就診效率。這一改變,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讓我們的醫療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接下來,我們會不斷優化,讓它與更多醫療服務環節深度配合,打造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環境。”
中國電信武漢新洲分公司施念介紹:“基于DeepSeek大模型技術底座,我們為同濟航天城醫院打造的智能導診助手,具備掛號咨詢、就診指引、診前準備提示等多種功能。它能夠為患者提供精準、個性化的智慧服務,有力推動了醫療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當食品安全監管裝上AI慧眼;城市安防織就數字防護網;醫療服務開啟智慧診療模式……AI不再是實驗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深度滲透至城市肌理的“智慧血液”。中國電信運用AI技術與政務服務、民生保障等領域深度耦合,推動城市管理與服務能級躍遷。未來,這顆閃耀在中部的智慧之星,將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多“武漢方案”與“電信經驗”。
(圖片來源:林婉玲/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