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吃的豬肉,多年來的售價都在20元每斤附近波動,大多數的蔬菜價格在3至10元內徘徊——這才叫控制了物價上漲。而很多媒體大肆宣揚的阿根廷通脹漲幅縮減至1.6%,這卻是障眼法。
數據,經常會騙人的,而且很會騙人
今年6月份,我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0.1%,這是同比;歐元區各國的物價平均漲幅為2%,這也是同比;美國的CPI在5月份提升了2.4%,6月的漲幅預計為2.7%,這些還是同比。
但各大媒體報道的阿根廷物價在今年6月份僅增長1.6%,這卻是“環比”??赐龋瑓s是上漲了39.4%,依然超過了全球絕大多數國家。
看到這,或許有網友要說話了——在米萊擔任阿根廷總統之前,也就是前任政府時期的CPI同比漲幅大多數時間都在50%附近波動。米萊執政初期,阿根廷物價曾出現了暴漲趨勢,一度接近300%。
風雨過后,就是彩虹!經過現任政府的努力,特別是扭轉對華政策,由最初的抗拒,到務實地強化與中國貿易,終于讓CPI同比增幅下滑至39.4%,比前任時間的均值更好,這難道不是表明“米萊的政績”嗎?
南生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這依然不能體現米萊的政績。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指出這個數據的迷霧——高基數效應。之前的基礎已經如此之高了,除非出現無比拉胯的政策,否則物價漲幅怎么可能還保持三位數呢?
如果這個解釋,不能令人信服的話
我們再換個角度,查看阿根廷的物價究竟達到什么位置——也就是本文開頭舉得案例,以阿根廷2016年的物價為基準,假設是100。到了2020年初為287,2021年初為406,2022年初為625。
到了2023年初超過了1200,2024年初突破了4000,2025年初超過了8000,到了今年6月份這個數值攀升至9111.30點。大家仔細看這個圖,阿根廷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平滑時間段都是非米萊時期。
米萊競選總統的那段時間,也就是2023年下半年的阿根廷物價開始失控——預計是前任政府放棄“調控”了吧。米萊成功當選后,阿根廷的物價指數持續攀升,勢頭不再平滑,而是很陡峭、很陡峭了。
大家看懂這個數據了嗎?意思是:2016年的阿根廷需要100元購買的一籃子商品,如今的售價已超過9100元——即使下個月僅微弱增長,也將突破1萬元,這意味著物價水平在8年半時間內發生了極其劇烈的上漲,而且是在米萊時期漲的更猛。
請給米萊多點時間,但更需系統性改革
南生并非刻意貶低米萊,而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經濟問題,避免因盲目吹捧或情緒化批判而扭曲事實。阿根廷的通脹問題積弊已久,絕非某一屆政府單獨造成的,也絕非短期內能徹底解決。
真正的支持,不是用片面數據歌功頌德,而是客觀分析問題,為阿根廷經濟尋找可行出路。吹捧或貶低米萊都無意義,關鍵是如何幫阿根廷走出通脹地獄,防止勞動者收入被高物價徹底吞噬。
阿根廷6月CPI同比上漲39.4%,相比此前動輒50%甚至300%的漲幅,看似“進步”,但關鍵在于:基數已極高,即使物價繼續飆升,但同比漲幅也會因為“分母變大”而顯得增速變慢。
這就好比一斤豬肉售價已經高達1000元了,即使增幅放緩至40%,提升勢頭看似減緩了,但售價卻依然攀升至1400元——這就是高基數效應下,盲目觀察增速帶來的弊端,不能被這忽悠。
用“漲幅回落”來證明米萊的成功,就像是說“病人高燒從42℃降到41℃”,就匆忙得出快痊愈的結論——這顯然忽略了病根未除的現實。
南生認為,米萊對內需要嚴格遵守央行獨立性的政策,避免政府為赤字瘋狂印鈔;繼續簡化法規,鼓勵農產品、能源等阿根廷的優勢產品出口創匯;降低中小企業稅負,刺激就業,而非依賴印鈔維持財政。
對外需放棄意識形態斗爭,真正的與全球各國、地區發展經貿,而不是盲目倒向西方;繼續強化與中國、巴西等國的貿易,中國市場的穩定需求能為阿根廷提供質優價廉商品,緩解物價上漲壓力。
總之,南生并非“唱衰”米萊,而是反對用片面數據制造“經濟奇跡”的幻覺。真正的支持,是承認問題、建言獻策,而非用“增幅放緩”來掩蓋民生痛苦。阿根廷需要的不是英雄敘事,而是可持續的政策。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打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