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指數創下三年新高。亞洲區域安全指數連續兩月回落。中美外長剛在東盟系列會議上會談,華爾街重量級人物保爾森啟程奔赴北京。
他的動身,恰逢特朗普訪華懸而未決,中美博弈格局已然生變。每一步動作背后,都有頂級利益集團的身影和大國新棋局的脈動。
華爾街與白宮誰說了算?
7月10日,北京迎來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官方安排的不是隨意會晤,而是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親自接待。保爾森雖已退居幕后,但他與美國金融寡頭、跨國集團關系密切,是布什政府時代推動中美經貿的關鍵人物,也是保爾森基金會的核心。
這次會談的“非官方”身份反而讓人玩味。保爾森不是簡單的說客,他被稱作華爾街與中美政府之間的“影子顧問”。他能說白宮不便表達的話,能做企業界真正關心的事。在特朗普未定行程之際,中方卻優先見了這位華爾街“關鍵先生”,顯然是在主動布局。
保爾森此行之前,已與特朗普團隊進行閉門溝通。他的態度直接代表美國企業界的利益,也是在中美之間最敏感時期釋放信號:美國企業界對貿易戰和對抗外交感到疲憊,期待恢復理性對話。
保爾森會見后公開表態,愿意繼續推動美中合作。這不是一句空話。考慮到美國當前政治極化和大選因素,這樣的表述本身蘊含巨大壓力,說明華爾街對“單邊主義”有極強的不安全感。
中美拉鋸與區域選擇
中美外長在東盟系列會議上的對話,時間雖短,但意義卻極為深遠。王毅與魯比奧一小時會談,話題直指關稅與戰略安全。魯比奧此前曾被中方制裁,這次突然進入“談判桌”,顯示中美雙方愿意為緩和關系創造新契機。
魯比奧主動拋出兩國元首會晤議題,釋放出“今年會面可能性極高”的信號。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訪華窗口已鎖定:一是九月初專程訪京,二是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在APEC峰會期間“順道”赴京。中美高層互動的節奏,已經不僅僅取決于白宮意愿,更受企業界與多邊利益集團的影響。
東盟區域正迎來中美影響力的“二次博弈”。美國一方面加征新一輪關稅,一方面又極力拉攏東盟“選邊站”,讓東盟國家處境尷尬。
媒體調查顯示,東盟主流民意認為“中國更穩定、更可靠”,中國對區域合作的投資和開放政策已成為抵御美方壓力的重要砝碼。
“中-東盟自由貿易區3.0”加速推進,區域經濟體在面對美國關稅和地緣壓力時,多了談判籌碼。中國正利用多邊機制,強化話語權,讓更多東南亞國家敢于以集體名義發聲,不再被動受制于美方單邊政策。
多管齊下的中國策略
面對特朗普訪華尚未落地,中國不做“被動等候者”。通過接待保爾森等非官方經濟代表,向美國各利益集團傳遞“合作可期、對話有門”的信心。
中方一再強調,真正的中美對話需要誠信、節奏和多渠道,不會把所有賭注押在美高層個人意愿上。
當前,美國對東盟發起關稅攻勢,同時又頻繁在亞太制造地緣緊張。中國則以推進“中-東盟自由貿易區3.0”為錨點,實現在區域內的經貿再平衡。誰能提供更大的市場、誰能建立更穩定的合作機制,誰就能贏得區域信任。
中國釋放三大信號:
1. 中美問題并非不能談,但必須有誠意、有節奏,拒絕朝令夕改。
2. 中國歡迎一切能推動合作的人和機制,不會押注單一高層,而是布局多元、開放的對話網絡。
3. 中國正通過多邊場合、區域機制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誰能更早、更理性地出牌,誰就能贏得先機。
每當美國高層在貿易、關稅、安全問題上態度反復,中國就用主動設局的方式,拉攏企業界、華爾街、東盟等多方力量參與對話,重塑區域合作生態。
俄美中三方暗流涌動
全球大棋局的另一極——俄羅斯,局勢同樣波譎云詭。俄烏戰爭已持續三年,普京個人強人模式讓俄羅斯國運與個人命運高度綁定。權威報告顯示,俄國內部矛盾、精英派系分化、軍事集團碎片化、繼承人難產等隱患日益突出。
俄烏戰爭暴露出俄羅斯極度依賴個人威信的深層風險。2024年至2025年,俄高官被暗殺、核武機密泄露、軍隊忠誠碎片化等安全事件連環發生,顯示普京的統治已進入前所未有的壓力期。
普京年逾七旬,繼承人遲遲難產。軍事和文官集團沒有一人能服眾,俄軍內部的正規軍、雇傭兵、車臣武裝等各自為政,忠誠指向個人而非國家體制。瓦格納兵變、車臣繼承矛盾屢屢爆發,俄羅斯的戰略穩定性面臨巨大考驗。
在這一全球背景下,中美俄三方博弈的每個節點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中國以主動多邊與經濟合作爭取穩定與影響力,美國政策搖擺加劇區域不安,俄羅斯則隨時可能因“普京因素”陷入結構性不穩。三方任何一方的變動,都會牽動全球資本流向、供應鏈重組和地緣格局。
大國博弈的下一個突破口
保爾森即將抵京,向中方傳遞的不是單一利益集團的意愿,而是美國企業界和華爾街對“恢復理性合作”的集體訴求。
中美高層已通過多渠道、不同層級展開博弈與試探。誰先釋放誠意,誰先調整步伐,誰就能贏得新一輪博弈的主動權。
中美之間的較量,已不再是單純的高層對話,更是利益集團、資本市場和多邊機制的復合賽跑。區域國家的選擇也在悄然轉變,“信誰、靠誰”成為決定未來格局的關鍵。
世界正站在一個新臨界點:大國的每一次互動,都有可能成為全球新秩序重塑的起點。誰能抓住主動,誰就能為這個多變的世界寫下下一段注腳。
參考資料: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7-11 12:13:工信部部長李樂成會見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