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蒙古國,就立馬想到烏蘭巴托,卻忽略了那里還有一座曾經知名度頗高,如今幾乎被人遺忘得干干凈凈的地方,哈拉和林,也叫作和林,
對歷史感興趣的肯定記得這個地方,曾經歷史上十三世紀中期蒙古前四汗,從成吉思汗到蒙哥,都是以哈拉和林為權力中心,直到元朝建立才取代那里。
從公元1220年建立哈拉和林,1235年正式命名,到如今,差不多也有800年時間了。
不過當年的蒙古帝國并不是最早在哈拉和林建都的,在之前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也多有在哈拉和林那一塊建都的。
可以說哈拉和林本身就是風水寶地。為什么呢?因為那里位于蒙古高原中心,旁邊有一條鄂爾渾河,草場條件較好,非常適合放牧。
按說這么一個地位非同一般的城市,應該是一座大城市,就算超不過烏蘭巴托,也是僅次的城市才對。可如今的哈拉和林,別說是城市,就是和村鎮相比,也是不如。
那里一眼望去,幾乎是空曠的一片,看不到什么建筑,只有一群白色的塔,像圍墻一樣圍成個方形的樣子。
其實這也不是歷史上的哈拉和林城,這是喇嘛教的額爾德尼昭廟。是在已經成為廢墟的城址旁邊興建的,其建成時間比哈拉和林開建的時間晚了三百多年。
但是沒有辦法,到那里去看不到原本哈拉和林的樣子,只能看到額爾德尼昭的白塔和城墻。
城墻讓保持著完整的樣子,進出的城門,算是那里最壯觀的地點了。因為穿過城門,到里面,你會更驚訝!
城墻里面,雜草非常茂盛,看起來異常蕭索。
里面只有零星的幾個小屋子,連看守的人影都看不到。
實在很難想象待在里面究竟看什么?作為哈拉和林現存最大的一處歷史遺跡,也只能感嘆興衰。
可能,就是因為哈拉和林的重要性,才會成為眾矢之的,爭奪攻伐不斷,導致那里只剩城址和枯草。
地上能看到有些石頭雕刻,不知是何年何月的杰作,但也是哈拉和林的一部分了。
到博物館可能看到的內容更多一點,但也是很小的博物館,半小時就能看個差不多。
門口有許多賣老物件的攤位,別指望有什么好東西,權且當做紀念品。
哈拉和林附近,也有居民區,盡管規模很小,更像是一個村莊的樣子。
怎么說也是旅游地,所以通往那里的主公路還是修建了起來。
村莊里成群逗留,旁邊停著車的,一看就是游客。作短暫的休閑,吃飯啥的。
最近有說蒙古國要重建哈拉和林,還有說遷都的。具體信息是不太清楚,真假不知道。
不過感覺遷都是不太可能,如果說是對哈拉和林重新規劃下,重建哈拉和林,再從烏蘭巴托搞點資源過去充實下,倒是有可能。
蒙古國整體地廣人少,但烏蘭巴托卻很密集,資源集中度太高,一半的人口,幾乎全部的高校教育資源,都在烏蘭巴托。想讓哈拉和林平衡一下確實有可能。
但是新的哈拉和林什么時候才能建成,就很難說了!沒有沙漠土豪的資金實力,也沒有埃及開羅想要解決擁擠的迫切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