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上,荊楚糧油大俠為“荊楚糧油”“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三大省域公用品牌產品代言。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莉霖
通訊員 陳亮
7月12日至14日,以“糧安天下聚合力 產銷融通促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在遼寧沈陽舉行。湖北省糧食局組織了“荊楚糧油”“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三大省域公用品牌產品和147家糧油、糧機、消費幫扶企業攜帶600多款優質糧油、糧機設備參展。
東北是我國大糧倉。湖北糧油不遠千里來東北糧倉參展,都帶了些啥硬核“糧食”?
湖北“糧二代”真會玩
演出《荊楚糧油群俠傳》
且聽江漢戰鼓鳴,各路豪俠匯盛京,當“千湖之省”的稻浪,遇見“天下糧倉”的黑土,總有講不完的動人故事。
7月12日,第七屆糧交會品牌推介區人頭攢動,一個名為“楚楚”的機器人,帶著一群由湖北“糧二代”化身的俠客,登上湖北推介會的舞臺。
從5000年前湖北屈家嶺遺址的炭化稻谷,到湖北研發建成全國首條稻米加工全智能化生產線,“機器俠”楚楚,對湖北的省情糧情娓娓道來。
“武當俠侶關東情,糧策興農兩江潮,麥浪面魂守襄城,五谷通脈自然功,宗師點化油中冠。”隨后依次登場的5位荊楚糧油大俠,各個有故事。他們中有985高校大學生,有留學歸國博士,有大學音樂老師,有著名科技企業的工程師。最終,殊途同歸成為糧食人,緣聚沈陽為“荊楚糧油”“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三大省域公用品牌產品代言。
“我叫金美蘭,是吉林朝鮮族姑娘,今天特別高興,回東北娘家探親來啦!”一位東北美女,上臺推介“武當花”牌菜籽油,為湖北優質菜籽油打CALL,讓人眼前一亮。
東北美女嫁湖北“糧二代”,這是來自十堰武當山下的一對俠侶。丈夫龔曉坦講述:“當年在武漢求學,我彈鋼琴她跳舞,畢業后我成為大學音樂老師,我們都在與藝術相關的行業里追尋詩與遠方。”為把父輩的糧油事業發揚光大,現在他是湖北安舜食品工業公司的掌門人。
多年來,金美蘭堅定地支持自己的愛侶:“現在這油從武當山下賣到長白山腳,靠的就是守藝如守關的犟勁兒!”
定制車模有魅力
讓應急方艙“跑”來客商
本次展會,湖北14家參展糧機企業帶來30多臺(套)創新成果。其中,集成5G與物聯網技術的“全國首條稻米加工數字化智能生產線”,日加工稻谷100噸的“全國首個移動大米應急方艙”,低能耗高安全性的“雙工制氮氣調防蟲設備”,充分體現湖北糧機在綠色倉儲、應急保障和產業智能化的創新實力與引領地位。
好產品還需好銷售,一家糧機企業別出心裁地利用車模引流,“跑”出商機。為了充分展現大米應急方艙的“移動”特性,湖北天和機械有限公司特意定制了一款車模。會展期間,紅色的卡拖車拉著按1:18等比例還原的移動大米應急方艙,在展區撒歡兒地跑,立刻引來客商詢價。目前,杭州糧食儲備公司已有采購意向。
這款鄂產的大米移動加工中心,去年6月在第20屆福建糧洽會上首秀,被命名為“天和應急方艙”,已吸引眾多客商的目光。一年多來,針對客戶的需求,不僅增加了自供電源模塊,還在加工糧食的品類上有所擴展。湖北天和機械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曹亞敏透露,該公司正在設計小麥應急加工方艙,“未來的應急方艙,不僅讓南方人吃上米飯,也能讓北方人吃到面食”。
“我們生產的碾米砂輥,是中國首條稻米加工智能生產線上的核心設備。”鄂州市興方磨具有限公司東北區銷售經理鄧志勇很欣喜,這次糧交會上收獲了1540萬元的訂單。
本屆糧交會,湖北糧食物流企業也是收獲滿滿。開幕式上,武漢經發糧食物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湖北省糧食有限公司、金控華糧(湖北)糧食物流有限公司3家湖北企業分別與北大荒集團等企業簽約糧油產銷對接協議,總金額達到8億元,成為開幕式首日的最大訂單之一。其中,借助湖北交通優勢服務全國“北糧南運”,湖北省糧食有限公司幫河南企業采購東北玉米,在糧交會首日簽下2億元大單。
截至7月13日,第七屆糧交會上,湖北企業成交糧油104萬噸、金額達29億元,糧油機械成交3116 臺(套),產銷合作累累碩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