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北京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工程(北延及北延支線)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市生態環境局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和擬采取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擬建項目位于朝陽區、昌平區,是既有19號線一期工程向北的延伸線,全長約24.2公里,共設8座車站,包括北延及北延支線。
北沿線路南起一期工程牡丹園站,北至生命谷站,全長約17.1公里,其中地下段16.1公里、U槽及地面段約1公里,北延支線由主線上清橋南站接軌,北至清河站,全長約7.1公里,全部為地下線。總投資約136.5億元。
該批復稱,具體建設方案以市規劃自然資源部門意見為準。主要環境問題為施工期揚塵、噪聲及運營期振動、噪聲、廢氣、廢水、固體廢物等。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分析,在全面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和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項目不利生態環境影響能夠得到減緩和控制。
我局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和擬采取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項目建設與運營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為減緩地鐵對沿線振動、噪聲環境的影響,須對北京市清河中學等35處敏感點段采取特殊或高級減振措施,振動措施實施后,敏感點處振動須達到《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相應功能區限值要求。下一步須進行減振降噪深化設計,根據設計結果實施減振、降噪措施。
2.北沙灘站、上清橋南站、清河小營橋站、西三旗站、新龍澤站、清河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須匯入市政管網排入清河再生水廠,生命科學園南站、生命谷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須匯入市政管網排入TBD再生水廠。外排污水各項污染物執行《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中相應標準限值要求。做好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重點做好防滲設計與施工。
3.固體廢物收集、處置須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相關規定。
4.施工過程嚴格執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落實《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2023年修訂)》等相關要求。施工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的規定,采取有針對性的環保降噪措施,做好施工期公示等,對夜間施工路段應依據《北京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取得夜間施工批準文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