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快了!
繼10號線、12號線開通后,13號線二期與14號線二期也將加入廣州地鐵網絡。
昨天,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地鐵十三號線首期工程延伸線和十四號線二期工程車站名稱意見的通告。
十三號線二期首通段很短,僅4個站。
其中天河公園站、車陂站作為換乘站沿用舊名;
另外站點的兩個全新名字浮出水面,命名為棠下站、珠村站。
十四號線二期規劃更清晰。
8個站點中,廣州火車站與新市墟站(即通告中的齊富路站)保留原名;
樂嘉路、云霄路、馬務、鶴邊、鶴龍、彭邊這六個嶄新站名,即將嵌入白云居民的日常通勤地圖。
站名的公布,其實透露了一些關鍵信息。
比如關于13號線二期的首通段能否“超常發揮”延伸至冼村站的最后一絲期待,徹底落空。
另外就是這兩條線的開通日期,曙光隱現。
回顧今年4月初,十號線、十二號線同樣發布站名征詢公告,隨后6月29日雙線齊發,間隔僅約兩個半月。
如今七月流火,十三號線二期首通段、十四號線二期征名啟動,網傳“9.28”的開通節點,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其實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也有透露,目前兩條新線正在加快建設,力爭全運會(11月9號)前通車。
不過不得不說,這兩條新線,真的都很短。
其中十四號線二期僅9.1公里,因廣州火車站需“飛站”通過,初期僅嘉禾望崗(換乘2/3/14號線)和新市墟(換乘12號線)兩座換乘站投入運營。
不過線路雖短,但意義深遠。
對依賴嘉禾望崗換乘的白云北部居民而言,這條新線堪稱及時雨。
畢竟多一個換乘選擇,就能多很多種新路線的選擇。
尤其在新市墟站換乘12號線,可直達廣州白云站、二沙島、大學城等核心區域,出行效率質的飛躍。
再看十三號線二期首通段,僅開四站確實讓翹首以盼的廣州東部居民難掩失落。
但天河公園站作為關鍵換乘樞紐,意義非凡。
13號線一期乘客至此可無縫換乘“市區大環線”11號線,直抵中心城區腹地。
同時還有21號線能換乘,加緊了增城、黃埔內部之間的聯絡。
東部居民的通勤版圖,也將因此拓寬。
盡管新線遺憾與期待交織,但不得不說,2025年注定是廣州地鐵的“爆發之年”。
今年四條地鐵線齊發在望,廣州地鐵網絡將迎來又一次關鍵升級。
而目前廣州地鐵也已經是繼北京、上海之后,中國第三個地鐵常態化客流邁入千萬的城市。
根據廣州地鐵官方發布的數據,7月7日至11日的連續5個工作日,廣州地鐵每天的客流量均超過千萬人次,首次實現“五連千”。
這意味著,廣州地鐵正式邁入了“千萬級日常通勤” 的新階段。
不僅體現了廣州這座超大城市的旺盛活力,也說明市民出行越來越離不開地鐵了。
希望隨著更多的地鐵線路加入,廣州地鐵會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