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防部副部長科比近期向日本、澳大利亞施壓,要求其明確若臺海爆發沖突是否參戰。這一動作,讓中美博弈的暗流再次涌動。美軍在亞太的動作頻頻,但其盟友的態度卻耐人尋味。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正展開訪華行程,期間明確表示不會承諾在沖突中出兵,強調“一個中國”政策未變,還暗示美方自身戰略模糊卻要求盟友表態不合理。
要知道,中澳去年貿易額達2000億美元,經濟紐帶讓澳大利亞在對華政策上更趨務實,不愿被美國綁上“戰車”。再看臺灣地區,所謂的“戰力”早已暴露短板。賴清德不久前還吹捧美制M1A2T坦克是“地表最強”,可臺軍演習就出了岔子——一輛自行火炮車深夜連撞4車,臺媒以“不熟悉路況”輕描淡寫。要知道,臺軍已有近25年沒接收過新坦克,這次美國交付的38輛已是其“最新銳”裝備。
特朗普(資料圖)
更關鍵的是,出口型“艾布拉姆斯”沒裝貧鈾裝甲,防御能力大打折扣,且缺乏反無人機裝置,在俄烏沖突已證明無人機能對坦克致命打擊的當下,這樣的裝備戰力堪憂。臺軍的問題不止裝備。70噸重的“艾布拉姆斯”若用于登陸戰,松軟海灘會成天然阻礙。而駕駛員連路況都不熟悉,所謂“巷戰”能力更是空談。這樣的軍事素質,即便有先進裝備,也難發揮實效。
大陸的反制措施精準有力。7月9日,商務部將漢翔航空、中山科學研究院等8家臺灣地區軍工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切斷其大陸稀土及永磁材料來源。臺灣地區九成以上稀土依賴大陸進口,2024年就從大陸進口了6096噸。漢翔航空的“經國號”戰機發動機,40%成本依賴大陸釔元素;中山科學研究院的“雄風”導彈,缺了鏑元素定位精度會差3倍;艦艇電機不用大陸釹鐵硼永磁體,效率降30%。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臺積電3納米芯片生產線的重稀土九成來自大陸,庫存僅夠維持30天,其美國工廠已因稀土管控陷入混亂,合格率從90%跌至55%。臺灣地區想轉向緬甸、澳大利亞購稀土,可緬甸內戰讓出口降70%,澳大利亞的輕稀土雜質多,根本滿足不了軍工需求,且其稀土精煉還得經中國。所謂“去紅供應鏈”不過是口號。
賴清德還在鼓吹“臺獨”謬論,聲稱“臺灣地區是主權國家”,這完全不符合事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承認,聯合國也明確臺灣地區是“中國臺灣省”。他喊“團結”卻搞政治迫害,關停親藍媒體,打壓“在野力量”,所謂“新聞自由”“人類自由”只是空談。他寄望外部勢力保護,可美國自身都在搞“美國優先”,特朗普還打算對澳大利亞加征關稅,對臺灣地區更可能隨時“棄子”。
中國臺灣地區臺軍(資料圖)
美國試圖拉攏盟友介入臺海,可盟友更看重自身利益,響應者寥寥。臺軍裝備落后、訓練不足,所謂“防務”只是自欺欺人。大陸稀土管制直擊臺灣地區軍工命脈,供應鏈斷裂風險迫在眉睫。“臺獨”言論違背事實和民意,外部靠山也不靠譜。種種跡象表明,無論從軍事、經濟還是國際輿論看,“臺獨”之路都行不通。中美若因臺灣問題產生沖突,結局早已注定——“必然失敗”,這既是對“臺獨”勢力的警告,也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