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走進廣西大新縣桃城鎮松洞村布會屯的柑橘種植園,連片的柑橘樹郁郁蔥蔥,樹旁一行行翠綠的豆角藤蔓正順著支架向上攀爬,鮮嫩的豆莢飽滿誘人。田間地頭,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豆角,手指在藤蔓間靈活穿梭,不一會兒就裝滿了框,這幅“樹上結果、樹下長豆”的立體種植圖景,正是當地村民探索出的套種新模式,讓一畝地生出了“兩份錢”。
“以前柑橘園里除了除草、施肥,大部分時間土地都是閑著的。”種植戶盧慧仙一邊和鄉親們采摘,一邊笑著說,“現在園子不光能收柑橘,春夏季還能收豆角,土地利用率提上去了,我們的腰包也跟著鼓起來了。”由于豆角產量高、采摘期集中,盧慧仙專門請了村里6位鄉親幫忙,每天給大家開100元工錢,“既能及時收完新鮮豆角,保證品質,又能讓村里人在家門口掙份零花錢,真是一舉多得。而且豆角的藤蔓能保持土壤濕度,落葉腐爛后還能當肥料,好處多著呢。”
據了解,當地柑橘種植已有多年歷史,但傳統種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較低,且等待柑橘掛果的周期較長。為提高土地效益、增加收入,鎮農服中心聯合農業技術人員多次調研,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引進了柑橘園套種豆角的技術。豆角生長周期短、管理相對簡單,與柑橘樹的生長需求互補,不會爭奪養分,反而能通過根系固氮改善土壤。
“今年我家6畝柑橘園套種的豆角,畝產6000斤左右,按市場價能賣2萬多塊。”盧慧仙算起收益賬,臉上滿是喜悅,“除去請人采摘的工錢,純利潤也很可觀。等到秋天柑橘成熟,又是一筆收入,這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村“兩委”還提前聯系了收購商,為豆角開辟了穩定的銷售渠道,讓村民能保證把新鮮豆角賣出去。
柑橘套種豆角的成功實踐,是當地盤活閑置資源、發展高效農業的一個縮影。如今,盧慧仙的套種模式已在周邊村屯推廣開來,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這個行列。
“套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產出率,還讓村民在柑橘生長期有了持續的收入來源,種戶多了收益,幫工的村民多了進項,是一條實實在在的增收路。”桃城鎮黨委書記黃成華表示,下一步,桃城鎮將繼續引進更多適合套種的作物,邀請農技專家開展培訓,讓“一畝多收”的致富模式惠及更多村民,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黃夢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