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巢湖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赴白山鎮 “科技興農?紅色傳承” 鄉村振興實踐團于 7 月 2 日下午走進白山鎮田野,與田間勞作的農戶及家禽養殖戶深入交流,了解當地發展、農作物種植與收成、農戶生活等情況,同時探尋大家對科技新農的認知與需求。
(圖/韓君威)
實踐團首先在田間與正在清除雜草的農戶交流,經詢問得知,白山鎮當前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部分農戶會種植少量蔬菜自給。農戶們表示,今年氣候條件整體有利,農作物長勢良好,預計收成較往年將有所提升,農產品除滿足自家需求外,剩余部分多通過當地集市售賣。
(圖/韓君威)
成員們隨后走訪了飼養家禽的農戶家庭,了解到當地家禽養殖以小規模散養為主,主要飼養雞、鴨等,產品多通過熟人購買或集市交易實現增收。
(圖/韓君威)
在問及對電商助農、科技助農的了解程度時,隊員們發現,多數農戶聽說過相關概念,少數年輕農戶通過短視頻平臺了解到直播賣貨、無人機植保等形式,但受限于操作技能和認知程度,實際應用較少,目前仍以傳統種養和銷售模式為主,這也意味著,新型農業在當地的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提供了方向。
(圖/韓君威)
此次走訪讓實踐團成員們直觀掌握了白山鎮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更深刻感受到農戶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對增收致富的期盼。從田間地頭的作物長勢到集市交易的熱鬧場景,從農戶對收成的盤算到對新技能的好奇,這些鮮活的片段勾勒出鄉村振興進程中基層的真實面貌 —— 傳統農業模式仍占主流,而對新型發展方式的需求已在悄然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