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攻擊性武器之際,他與普京之間的關系也從曾經的惺惺相惜跌至冰點。對此,CNN白宮記者Stephen Collinson撰文分析,試圖解讀特朗普態度突變背后的真實原因,以及這種變化可能帶來的未來風險。
CNN白宮專家Stephen Collinson
特朗普終于向普京發火了——至少是嘴上。特朗普罕見地說自己“受夠了普京的胡說八道”,還宣布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又一次情緒化的宣泄。問題不在于他此刻是否生氣,而在于這種憤怒能否真正轉化為持久的戰略轉變。
因為現實是,特朗普的“頓悟”來得太晚,也太淺。與其說這是戰略轉型,不如說是個人情緒的爆發:當一向自詡為“交易大師”的特朗普終于發現,普京根本不把他的提議當回事,他的自尊受到了傷害。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特朗普對俄羅斯、對烏克蘭乃至對世界的看法,從來就不是冷靜理性的地緣政治分析,而是一種將復雜世界簡化為私人關系和交易籌碼的思維方式。這正是他外交政策的致命弱點。
當交易遇上鐵板
在特朗普眼里,普京一直是那個值得推崇的“強人”,一個能在世界舞臺上做成大事的人。多年來,特朗普一再試圖用“私人關系”去換取俄羅斯的合作。他向普京提出的停火方案之慷慨,幾乎等同于默認俄羅斯保留侵占的烏克蘭領土,只要能換回一紙和平協議,好讓自己戴上“和平締造者”的光環。
但問題在于,普京根本不需要這筆交易。對于這位克里姆林宮的主人而言,烏克蘭戰爭不是談判籌碼,而是俄羅斯民族復興的核心工程,是用來對內維持權威、對外抵御西方的長遠戰略。特朗普的“協議”在他眼里不過是軟弱的象征。
這恰恰是特朗普及其顧問長期誤判的地方:他們執迷于將烏克蘭危機當作一場可以收場的地緣政治博弈,而忽視了這場戰爭對普京統治合法性的重要意義。當個人崇拜撞上民族主義,交易的空間就消失了。
情緒化外交的死角
特朗普如今表現出的失望,反而暴露了他的外交本質:極度個人化且情緒化。他支持或反對一個國家,往往取決于對方領導人對他個人的態度,而不是國家利益或長遠戰略。當普京配合時,他可以稱贊普京為“聰明的家伙”;當普京無視他時,他就會在媒體上發火。這種政策的隨意性,正是對手最擅長利用的。
最危險的是,這種情緒化并非意味著特朗普會長期變得強硬。他可能在一時氣頭上批準對烏克蘭的軍援,但等到情緒消退,他又可能回到老路:批評“無休止的戰爭”,質疑對烏克蘭的財政支持,甚至在別的議題上重新示好普京。
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根本缺陷在這里:缺乏連貫的戰略視角,只剩個人情緒的漲落和對勝利姿態的癡迷。這也是為什么他的所謂“對普京覺醒”,很難成為真正的戰略轉向。
烏克蘭與美國利益的尷尬位置
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對烏克蘭本身的態度始終曖昧。對他來說,烏克蘭更像是阻礙與俄羅斯達成“大交易”的麻煩,而非需要長期支持的戰略盟友。特朗普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個可以和俄羅斯聯手對抗中國、在能源市場上做大買賣的世界——烏克蘭只不過是絆腳石。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即使特朗普對普京失望,他也很難真正把烏克蘭戰爭視為美國必須長期介入的沖突。在他眼中,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是沉重的負擔,是華盛頓建制派的錯誤,而非遏制俄羅斯擴張、維護歐洲安全的必要之舉。
所以,即便特朗普短期內支持向烏克蘭提供導彈,長期看,他依然可能試圖減少援助,換取與俄羅斯在其他議題上的合作。
當私人恩怨取代國家戰略
特朗普與普京之間的關系,從一開始就更像是一場私人化的秀,而非真正基于國家利益的外交布局。正因為如此,這段關系的破裂,也更多是私人恩怨的結果——普京不再給特朗普面子,不愿意讓他在國際舞臺上收獲象征性的“勝利”。
這種個人化的國際觀是危險的。當總統把復雜的地緣政治問題簡化為能否得到對方領導人的認可時,就會忽視更深層的國家利益與結構性矛盾。烏克蘭危機的本質不是特朗普和普京之間有沒有“化學反應”,而是俄羅斯想要重建勢力范圍、改變歐洲安全格局,而美國必須決定要不要阻止這一點。
特朗普如果真正覺醒,應該是意識到:無論總統是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都是挑戰西方秩序的長期戰略。但遺憾的是,他的憤怒似乎仍是出于個人失落,而非國家層面的戰略轉型。
未來的風險與更大的問題
特朗普對普京的“覺醒”,可能暫時會讓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更強硬,也可能促使國會通過更多對俄制裁。但真正值得擔心的是,這種支持缺乏可持續性和戰略規劃。一旦特朗普的情緒冷卻,他依然可能回到質疑北約、批評對烏援助的老路。
更大的風險在于,美俄關系可能因此進入新的動蕩期:特朗普和普京都不想真的攤牌,但雙方都可能為了國內政治或個人面子而“加碼”。尤其是普京頻繁打出的核威懾牌,碰到一位情緒化、缺乏戰略耐心的美國總統,可能引發更危險的誤判。
歸根結底,特朗普對普京的失望并不足以成為美國外交戰略的根本轉變。真正的問題是:特朗普能否超越私人恩怨,看清俄羅斯對美國與歐洲安全的長期威脅,并構建一個更理性、一致的對俄政策?還是說,他仍然會陷在那種“只要關系好就能解決一切”的幻覺里,隨時可能被普京的一次小恩小惠重新收買?
特朗普終于意識到普京不是朋友,而是冷酷的地緣政治對手。但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戰略轉變,往往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頓悟,而是清醒認知后的長期堅持與自我克制。
對特朗普來說,真正的考驗不是一時的憤怒,而是能否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拒絕那種靠個人交易解決歷史性沖突的誘惑。否則,他和美國都可能再次被普京利用,然后重演一次更大的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