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人名言,都經不起深度推敲。
胡適說:“獅子老虎都是獨來獨往的,只有狐貍和狗才成群結隊。”
現實生活中,胡適是有很多朋友的。梁實秋、金岳霖、林語堂等。
三毛也佐證了胡適有朋友的事實:“與朋友之間不要有金錢來往,不要借錢給朋友,要是你借錢給人家,就象胡適先生一樣,我借了,就不要求還。”
莊子說:“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戰國時的莊子,拒絕做官,也盡量遠離富貴的人,推崇獨處。可是他真的不合群嗎?惠子是他的朋友,惠子在魏國做官,莊子特意去拜訪。
莊子在老家,也開設學館,帶著學生一起讀書。
如果你特別推崇“不合群的人就強大”之類的道理,那么你可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社會學中,有一個“群體迷思現象”——大家都認為朝東走,是幸福,那么你也這樣認為。你已經停止了自己的思考。
回到社會生活的本身,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經歷了一些事情,看過了別人的成功,就明白了,能賺大錢的人,都會選擇性“合群”。
01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董奉的人,年輕時做了侯官縣小吏,因為收入微薄,他就辭職了。
在老家,他一邊練習功夫,一邊學習醫術。
醫術頗有建樹之后,就開始行醫。
他醫術高明,名氣也越來越大。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常常不收費用。
只要病人好了之后,到屋后的山里,種杏五株。如果是輕微的病者,種一棵杏樹就可以了。
幾年過后,就有了一片很大杏林。杏果成熟后,價值很高。
董奉還在樹林里,修建了一個倉庫,倉儲杏果。
杏果變賣之后,就是一大筆收入。收入可以自用,也可以救助窮人。
“杏林春暖”的成語,就出自這里。
據《廬山志》記載,董奉救助了江西一個縣官的女兒,縣官就把女兒許配給董奉。
《易經》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人求財,保財,都需要和自己的德行匹配。德行的高度,就是金錢的厚度。
通俗易懂地說,一個人要賺大錢,就必須有群眾基礎。
看那些開店的人,顧客多了,自然不愁。顧客多的重要原因,就是老伴能夠薄利多銷,照顧老弱病殘,口碑不錯。
你愛人人,人人愛你,哪有不發財的道理?
02
很多人認同,賺大錢,存在“二八定律”。
大部分的人,這樣理解定律:社會上,80%的錢,都在20%的人手里。普通人,就別去指望賺大錢了。
聰明的人,卻看到了定律的另一種解釋:20%的顧客可能給商家帶來80%的利潤。
一個人會賺錢的人,不會維系所有的社交關系,而是抓住主要的20%的客戶。
這就說明,會賺錢的人,一定是合群的,從來不會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對人不搭理等。
我們看明代的沈萬三,他在老家耕種起家,也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他的朋友很多,并且很長一段時間,和朱元璋也歡聚一堂,幫助朱元璋修城墻。
看清代的胡雪巖。他在錢莊打工的時候,就結交了王有齡,幫助王有齡捐官。后來,王有齡做官,給胡雪巖很多的好處。
看現在的商人,在某個地方,常常組織商會。或者以地方為單位,組建老鄉會。這都是精準地挑選合作人,促進共同發展。
一個人沒有時間和精力,把所有的關系,都認真維系,一些關系是點頭之交。把20%的關系,牢牢抓住,就可以了。
社會學家提出了一個“Node”的概念。就是說,無數的人群之中,可以建立小圈子,并且通過圈子得到好處。
社會學教授羅納德博特提出了一個“結構洞”的概念。意思是說,兩個關系人可能是非重復的關系;兩關系人之間,結構洞就是一個緩沖器。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個人,結交第三人。重復這個動作六次,可以得到無盡的關系。
可見,利用群體的人,比拒絕群體的人,高明得多。
03
人要合群,才能賺大錢。這樣的概念建立之后。你下一步是選擇合群。
總是來者不拒,那么老鼠蒼蠅等,都會到你的圈子里,讓你難受,坑害你。
選擇群體,有三個方法。
第一,如孔子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尋找通道中人,離開不同道的人。
你想去擺地攤,就問一問會擺地攤的親戚朋友,或者網絡里的朋友。大家互相提供擺攤的信息,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你做餐廳,就去飲食行業;你要減肥,就去找肥胖、也想減肥的人。以此類推。
第二,拒絕社交中的惡意。人的身體,是會有感覺的。如果感覺到對方,要傷害你,就應該離開了;感覺如春風,是可以靠近的。
你討厭合群的時候,往往是說,這個群體不適合你,而不是所有的群體都不行。
給你美好的群體,也會給你很多希望。帶來積極的情緒。
第三,精選利益客戶。你要賺錢,就要花時間去維系利益的鏈條。和對你有利的人一起聚一聚,聊一聊,很有必要。非利益客戶,或者很少利益的客戶,保持在普通關系就好了。
人,就像一滴水,唯有融入到大海,才不會干涸。
別把長期的獨來獨往,當成是幸福,這太教條主義了。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