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農工商,眾所周知,商人在封建王朝時期,地位一直都比較低下,定位為"四民之末"。
商人雖然有錢,但很多社會福利都不能享有。
就好比有些朝代規定商人不得衣錦、禁止商人騎馬乘車,商人宅院不得超過三進,還有就是商賈不得仕進,就連商人子弟都沒有科舉的資格……
為何會如此?原因很簡單,在小民經濟、農耕文明的封建社會,商人的行為,嚴重的影響到了皇權的穩定。
商人只有錢沒有地位,在政治面前就算是小兒懷璧,當官的想搞你就算是捏柿子那么簡單。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一個兜里比國庫還鼓的天下首富沈萬三,在一個手握生殺予奪的皇權之下艱難求活的故事。
沈萬三的發家史,得從元朝末年的亂世說起。他本名叫沈富,字仲榮,“萬三”是元朝百姓對他的尊稱,形容富可敵國。
這哥們兒最早是浙江湖州人,后來跟著爹娘逃難到蘇州周莊。那會兒天下大亂,元廷橫征暴斂,地主豪強搶地盤,普通老百姓別說種地,連命都保不住。
沈萬三著實有點眼里和能力,他到了周莊沒幾年發現,就琢磨出個門道:亂世里,光會種地不行,得讓錢“活”起來。于是在商人陸道源的幫助下開始崛起:
他把周莊附近的荒地全租下來,帶著佃戶墾荒種桑。蘇州這地兒水網密布,種桑養蠶是傳統,他不僅自己賺了錢,還讓周莊成了絲綢產地;
接著他搞起了海外貿易。沈萬三買了大船,裝著絲綢、瓷器去東南亞換香料、珠寶,一來二去,財富像滾雪球似的漲;
為了守住自己的財富,他想方設法的要尋個安穩的靠山。
當時割據江浙的是張士誠,沈萬三便大力投資他,給錢給糧食,這讓張士誠有了逐鹿天下。
可是張士誠短視和無能,在和朱元璋的對戰下始終落在下風。沈萬三心里門兒清,自己所作所為朱元璋肯定看在眼里,要是表現不好自己小命難保。
于是他立刻切換了“投資對象”,輸送大量錢糧給朱元璋。當朱元璋的鐵騎踏破金陵城門,看到城中城墻宮城都殘破不堪時,沈萬三主動又主動提出來捐錢修城墻。
沈萬三心中盤算,自己花出去的錢,若能換得新朝一席安穩立足之地,也算物有所值,為了讓朱元璋記得自己的好,他竟然還讓工匠在在每塊城磚上刻了“沈氏捐”三個字。
可他聰明反被聰明誤。修城墻是個大工程,朱元璋一方面認為商人無利不起早,另一方面沈萬三這做法讓他極為不爽。
您琢磨琢磨,這城磚是蓋皇宮、筑城墻用的,全南京人都看見“沈萬三捐的”,這讓朱元璋心里怎么好受。要不是為了局勢著想,他甚至想直接砍了沈萬三,但還是忍了下來,卻不怎么待見他。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基當皇帝。按理說,沈萬三作為“開國功臣”(至少他自己這么覺得),該被封官進爵了吧?結果呢?朱元璋根本沒召見過他。
沈萬三坐立不安呀,于是托關系走后門,請到朱元璋駕臨府上赴宴,想拉拉關系。
他府里的廚子是從蘇州請來的老師傅,最拿手的就是燉豬蹄,用砂鍋小火慢燉三個時辰,燉得皮酥肉爛,筷子一戳就能夾起來,香味能飄出半條街。
朱元璋表面上客客氣氣的交談著,可聊著聊著,朱元璋突然話鋒一轉,指著紅燒蹄髈發問:“沈員外家里廚子手藝是極好,只是桌上這道菜是什么呀?”
沈萬三見朱元璋如此舉動,汗當場就下來了,他豈能不知此物本名?可是“豬”和“朱”同音,朱元璋姓朱,問“豬”菜,這不是明擺著挑刺兒嗎?要是回答“這是豬蹄子”,那就是犯了大不敬,人頭就要落地了。
冷汗瞬間浸透了沈萬三的里衣。千鈞一發之際,求生的本能與商海沉浮磨礪出的急智瞬間爆發。他臉上擠出的笑容紋絲未亂,躬身朗聲應答,“回陛下,這是‘萬三蹄’。”
朱元璋挑眉:“萬三蹄?怎么個說法?”
沈萬三趕緊接話:“草民名字叫萬三,這蹄髈是草民家廚子專門做的,就叫‘萬三蹄’。一來讓陛下嘗嘗草民的手藝,二來……也是草民的一點心意,討個‘萬三進獻,陛下萬福’的彩頭。”
您瞧這話說得多妙,將自身低賤到了塵埃里。還順帶拍了朱元璋的馬屁。朱元璋聽了對方極盡謙卑自賤之意,臉上的笑紋都深了:“好個‘萬三蹄’,倒也有趣。”
這一關,沈萬三算是險險過了。可他不知道,朱元璋心里的疙瘩,早不是這一盤蹄髈能解開的了。
沈萬三以為,自己在鴻門宴上露了一手,朱元璋該對他改觀了吧?沒想到,更大的禍事還在后頭。
當時朱元璋正準備北伐滅元,需要大量軍餉。沈萬三聽說后,主動找到朱元璋:“陛下北伐,草民愿捐三百萬兩白銀,給將士們做盤纏!”
這一舉動,在沈萬三看來,是散盡家財以報皇恩浩蕩,是商人向新朝徹底投誠的終極姿態。
可朱元璋聽了,臉當場就黑了。在朱元璋心中,“兵權”二字重逾泰山,是皇權最不可觸碰的逆鱗!一個商人,竟妄想用黃白之物去“犒賞”天子的虎狼之師?你這是想收買軍心。
朱元璋聞此奏請,勃然暴怒,拍案而起:“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
沈萬三嚇傻了:“陛下,草民就是想為朝廷盡份力……”
“夠了!”朱元璋打斷他,朕告訴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商人的錢,都是朕的;商人的命,也是朕的!”
朱元璋本想殺了沈萬三以儆效尤,但在朝臣的勸阻下改為抄家流放。罪名很荒唐:“私通敵國”“擾亂軍資”。其
很快沈家被抄家,田產、店鋪全充了公,沈萬三本人被流放到云南。他的兒子們有的被殺,有的發配充軍,曾經“富可敵國”的沈家,就此敗落。
千里流徙,餐風露宿,曾經錦衣玉食的首富,最后客死他鄉。
沈家那足以撼動天下的潑天財富,在皇權這架冰冷無情的碾盤之下,終如夢幻泡影,消散無蹤。縱有敵國之富,終究未能敵過天子一怒。
值得一提的是沈家敗落之后,廚子們為了生計,把萬三蹄這道菜的做法傳給了街坊。再后來游客來周莊,總愛點這道“萬三蹄”,一是嘗鮮,二是聽那段“富翁變流民”的故事。
沈萬三的故事,說白了是古代商人的縮影:他們能攢下金山銀山,卻攢不下對抗皇權的底氣。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時代,商人的財富再耀眼,也不過是皇權手里的風箏線——風往哪吹,線就往哪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