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1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針對比亞迪 5月23日開啟的新一輪價格大戰發布倡議書,嚴厲批判了無序價格戰的惡劣影響,稱其不僅阻礙行業健康發展,還嚴重危害消費者權益,呼吁全行業攜手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緊接著,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態贊同并支持中汽協的倡議,著重指出企業間的無序價格戰是典型的內卷式競爭。
比亞迪今年的降價早有端倪,去年 10 月就因要求供應商降價 10% 登上熱搜,盡管高管后續迫于輿情壓力出面解釋降價是供應商自愿行為,但比亞迪作為市值近萬億的企業,其戰略決策必然是基于企業整體發展考量。
所以,比亞迪打響 2025 年價格戰第一槍并不意外,然而官方迅速出面強調反內卷,這一罕見舉動背后蘊含著深刻的行業變革信號。那么,官方為何要緊急叫停汽車價格戰,中國汽車產業的反內卷行動究竟在擔憂什么?
中國汽車產業能在新能源領域領先全球,靠的絕非某幾家車企的高銷量,而是背后龐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據統計,我國各大主機廠的上游產業鏈擁有超過 80 萬家汽車零部件廠商。特斯拉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新能源車企,對中國汽車供應鏈的強大實力體會最為深刻。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從開工建設到汽車交付,創造了驚人的速度奇跡,這不僅彰顯了中國卓越的基建能力,更充分展示了本土汽車供應鏈的高效協同水平。
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一領先全球的產業在去年遭遇了劇烈波動。
《2025 年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白皮書》顯示,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新增數量從 2023 年的 9.3 萬家驟降至 2024 年的 7.3 萬家,降幅接近 20%。
與之相伴的是我國汽車制造業利潤的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24 年汽車制造業利潤為 4623 億元,同比下降 8%。
進入 2025 年,情況并未好轉,一季度汽車制造業利潤率進一步降至 3.9%,遠低于整體工業企業利潤率 5.4%。再結合去年比亞迪壓價供應商的事件,足以反映出整個行業的嚴峻現狀。
倘若這場價格戰持續升級,受到沖擊的將不僅僅是個別整車廠商,而是整個上游產業鏈。這正是工信部果斷強調反內卷的根本原因。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官方反對的并非合理的價格競爭,而是毫無底線、越過成本線的無序價格亂戰。
這種非理性的競爭方式往往忽視企業的財務健康,通過短期虧損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一旦形成市場壟斷,便會利用其他商業手段大幅提高利潤。
從企業個體角度看,降價策略或許能在短期內吸引部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增加產品銷量。但從整個行業的宏觀視角審視,無序價格戰可謂百害而無一利。
在極端的成本和賬期壓力下,上游供應鏈企業難以維持正常運營,最終可能走向破產或倒閉。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種通過無底線降價實現的低價產品,往往隱藏著諸多安全隱患。
在全行業利潤率僅為 3% 的艱難處境下,這些潛在隱患可能已經開始逐步顯現。
5 月 31 日,華為終端 B 區董事長余承東在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發出呼吁,提醒同行不能為了過度追求低成本而犧牲產品質量。
他直言,有些車廠的產品若按照華為的質量標準衡量,根本無法達到發貨要求。
中國汽車工業歷經 70 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絕佳機遇。若不堅決抵制內卷,任由這種降低質量、擊穿成本的無序價格戰肆意蔓延,無疑是自毀根基。
無序價格戰對車企利潤空間造成了嚴重擠壓。
為了應對價格戰帶來的成本壓力,部分車企不得不向上下游 “強行壓價”,延長供應商賬期,這嚴重破壞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生態。
同時,企業過度關注短期利益,必然會減少在長期技術積累和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從而削弱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經銷商層面來看,汽車供過于求的市場現狀使得下游銷售和去庫存壓力劇增。在價格戰的沖擊下,經銷商只能不斷降價促銷,甚至出現賠錢賣車的情況。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 年度經銷商虧損比例高達 41.7%,汽車品牌經銷商整體庫存處于高位。
經銷商的生存困境不僅影響了自身的經營發展,還進一步擾亂了本就脆弱的價格體系。
對消費者而言,無序價格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樣不容忽視。雖然表面上消費者可能因降價購買到價格更低的汽車,但從長遠來看,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下降將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一些車企為了降低成本,不惜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減質減配,這無疑給消費者的行車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
此外,價格戰引發的市場混亂也使得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面臨更多困惑和風險,難以做出理性的購車決策。
從產業發展和經濟循環的宏觀角度分析,無序價格戰導致過多資源和要素投入到低效甚至無效的競爭中,抑制了行業的創新活力。
在這種惡性競爭環境下,供需之間難以實現高水平的動態平衡,投入與分配的良性循環也受到阻礙,嚴重制約了我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此次車市價格戰能夠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車企通過 “降價提量” 的邊際效應逐漸遞減,單純依靠降價刺激銷量的手段效果越來越不明顯。
在產品力相近的情況下,各大車企競相打價格戰,最終結果只能是 “誰都不掙錢”,銷量也難以得到實質性提升。
既然無序價格戰無法達到預期的市場效果,車企繼續打下去的動力自然不足。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對 “內卷式” 競爭的治理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5 月以來,中汽協發布的倡議得到了行業內的積極響應,工信部也明確表示將加強產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全力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為車市價格戰踩下了 “剎車”。
在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從量變到質變的重要轉折點。
只有堅決摒棄無序價格戰這種短視行為,轉向以技術創新、產品品質提升和服務優化為核心的價值競爭,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的跨越。
官方緊急叫停汽車價格戰,既是對當前汽車行業發展困境的深刻洞察,也是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精準把握。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指出,要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國家對于反內卷的重視程度愈發凸顯,一系列政策舉措相繼出臺,為整治汽車行業無序價格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一決策彰顯了國家對于整治市場亂象、構建健康市場環境的堅定決心。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針對部分行業、企業 “內卷” 性競爭加劇的現象,有關部門正在依據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精神制定相關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市場秩序的規范治理。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對于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市場供求關系、促進價格合理回升以及增強企業活力都將產生積極影響,進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
通過整治無序價格戰,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中國經濟產業有望擺脫 “內卷式” 競爭的泥沼,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