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天齊鋰業來說,掌門人蔣安琪在這輪危機中經受住了考驗。
來源丨資本傳記
責編丨劉蕓汐
7月14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0至1.55億元,成功扭虧為盈,去年同期可是虧損了52.06億元,這一轉變讓市場對天齊鋰業的未來充滿期待。盡管預告下限為0元引發了不少討論,但對于剛走出虧損泥潭的天齊鋰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回顧2024年,天齊鋰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全年虧損高達79.05億元。而造成這一巨額虧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球鋰市場在2024年及2025年迎來了供應高峰,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卻有所放緩,鋰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市場供需失衡加劇。天齊鋰業內部也存在著定價機制的問題,控股子公司泰利森的鋰精礦定價周期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存在時間差,導致高價庫存礦石成本遠超市場售價,生產環節嚴重虧損。海外投資也遭遇挫折,智利聯營公司SQM的稅務訴訟,讓天齊鋰業承擔了約17億元的凈利潤損失。
進入2025年,這些負面因素開始逐漸得到化解。困擾公司的鋰精礦定價周期錯配問題有了明顯改善,新購鋰精礦入庫,高成本庫存的影響逐漸減少,生產成本逐漸接近最新采購價格。泰利森鋰礦定價周期的縮短,更是消除了之前的時間錯配影響。澳元匯率走強,也為公司帶來了匯兌收益。智利聯營公司SQM的業績預期好轉,為天齊鋰業貢獻了正向投資收益。
天齊鋰業的資源優勢在行業底部也逐漸凸顯出來。作為國內唯一實現鋰資源100%自給的企業,其核心資產澳大利亞格林布什礦在全球硬巖鋰礦中占據重要地位,2023年該礦產量占全球在產硬巖鋰礦總產量的30%,總礦產資源量達4.4億噸,碳酸鋰當量1600萬噸 。這種強大的資源控制力,使得公司能將生產成本穩定在6萬元每噸,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即使在2024年使用高成本礦石的情況下,公司銷售毛利率仍達46.07%,遠超贛鋒鋰業的10.82%和盛新鋰能的2.42%。
在行業低迷期,天齊鋰業并未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積極進行產能建設和技術布局。四川雅江措拉鋰輝石礦項目持續推進,江蘇張家港3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和重慶1000噸金屬鋰項目也在建設中,為未來的市場需求變化提前做好產能準備。在技術布局方面,天齊鋰業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投資也在穩步推進,硫化鋰作為下一代固態電池原材料,公司已完成產業化籌備,這種從原材料向高附加值產品的延伸,有助于減少周期波動對公司的影響。
天齊鋰業還通過投資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布局,投資北京衛藍布局固態電池技術,投資中創新航進入動力電池領域,與奔馳、吉利等車企建立合作關系,這種垂直整合策略,增強了公司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從行業供需格局來看,雖然2025年碳酸鋰市場仍存在18萬噸左右的供應過剩,但缺口正在逐漸收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為需求增長提供了支撐,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47%,預計2025年將提升至57%。儲能市場更是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預計2023年至2030年間儲能電池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達33%。
對于天齊鋰業來說,掌門人蔣安琪在這輪危機中經受住了考驗。2024年4月,蔣安琪接任董事長,帶領公司應對上市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一年后,創始人蔣衛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在銷售長單、管理體系等方面都有所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