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作者 | 郭月
編輯 | 志豪
中國智造反向輸出!歐美日(參數丨圖片)系頂級車廠,選票都給了中國供應商。
車東西7月15日消息,就在今天,寶馬宣布與Momenta合作,聯合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輔助解決方案,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貼合本土出行場景的先進駕駛輔助功能。
▲BBA和Momenta官宣合作
自此,BBA在中國市場已經全部和Momenta、華為等中國智駕供應商達成合作。
▲BBA和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合作情況
從全球來看,大眾汽車集團、豐田、本田、日產、通用、奔馳、寶馬、奧迪這8家海外車企都用上了中國智駕。
放眼汽車供應鏈上下游,歐美日系跨國車企巨頭都選擇了和中國供應鏈企業合作。這些中國企業包括阿里巴巴、華為、寧德時代、比亞迪、百度、騰訊、小馬智行、大疆、地平線、億緯鋰能、旭升股份、深度求索(DeepSeek)等。
海外車企通過合作,能夠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同時,中國企業借此機會進入海外車企供應鏈,有望加快技術出海。中國供應鏈的崛起,更是進一步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新生態。
一、寶馬在華迫切轉型 牽手華為阿里Momenta
寶馬和Momenta將聯合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輔助解決方案,官方指出這套方案具備以下優勢:聚焦中國出行場景和用戶需求,提供全場景、點到點的領航駕駛輔助功能,覆蓋高速及城區道路。
并且這套方案還可以基于AI大模型、一體化感知決策實現“自我進化”,還融入了寶馬20余年來在駕駛輔助領域的安全技術積淀,嚴守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
據悉,該方案將應用于包含國產新世代在內的多款車型,覆蓋多個細分市場。
截至現在,寶馬是國內汽車市場改革步伐較為密集的海外品牌之一。
日前,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表示,作為一家扎根中國的跨國汽車制造商,寶馬堅信創新與合作是開啟汽車產業韌性和可持續發展未來的關鍵。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
由此也可以看到,從華為、阿里到Momenta,寶馬智能轉型押注中國,與中國供應鏈企業的合作從數字生態、AI交互拓展到智能駕駛輔助領域,充分體現了寶馬集團面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緊迫感。
今年3月17日,寶馬中國與華為終端宣布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基于鴻蒙系統的智能應用生態。
▲寶馬官宣開發基于鴻蒙系統的應用生態
就在今年3月底,寶馬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布在中國深化AI戰略合作,雙方將基于阿里通義大模型技術,共同開發智能座艙系統,并計劃于2026年率先搭載于中國生產的寶馬新世代車型。
▲寶馬集團與阿里簽約現場
二、歐美日系頂級車企 紛紛投靠中國供應商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價值鏈重構。在智能化與電動化浪潮沖擊下,曾經以技術輸出方自居的跨國車企,如今紛紛調整戰略姿態,深度擁抱中國智能電動供應鏈。
這一現象不僅發生在德系豪華品牌陣營,更廣泛蔓延至日系、美系等主流合資車企,形成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產業生態重組。
德系車企中,多家正在推行“在中國,為全球”的深度本土化策略,和中國供應商的合作范圍已從單一零部件采購延伸至全棧技術協同開發。
例如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上汽大眾、上汽奧迪等品牌均高調宣布與Momenta的合作關系,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更成為多個發布環節的座上賓,這意味著海外汽車品牌正快速融入中國智能駕駛生態。
▲Momenta CEO曹旭東
日系車企中,豐田一方面加速生產本地化,2025年4月,豐田在上海簽署協議獨資建設雷克薩斯純電工廠,成為繼特斯拉后第二家獲此資格的外資車企。
▲豐田將在上海市金山區成立LEXUS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
另一方面強化技術合作,一汽豐田bZ3C、廣汽豐田bZ3X等車型搭載與Momenta聯合開發的“Toyota Pilot”系統,值得注意的是,豐田bZ7車型更首次搭載華為鴻蒙座艙。
▲廣汽豐田與Momenta合作
日產也選擇合作Momenta,Momenta提供的全棧智駕方案上車東風日產N7。
▲日產與Momenta合作
本田動作更加激進,其全新電動品牌“燁”系列采取全鏈路合作。
其中,不僅在智能駕駛上與Momenta聯合開發無圖方案;本田在智能座艙上也接入DeepSeek的AI對話系統,還與寧德時代在磷酸鐵鋰電池、CTB集成技術、混合動力電池研發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東風Honda S7將接入DeepSeek
美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供應鏈合作雖然相對較少,但頭部企業已顯露轉型跡象。
特斯拉上海工廠供應鏈本土化率已達95%,供應鏈涵蓋寧德時代、旭升股份等眾多中國企業。
通用汽車正通過合資企業上汽通用加速技術落地,別克品牌在2025上海車展期間宣布多款車型搭載Momenta智駕方案。
結語:海外車企持續加快轉型步伐
從奧迪、奔馳到寶馬,甚至是像豐田、大眾這種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在中國市場都拉上了本土供應商隊友,這也意味著智能汽車競爭正朝著“生態整合”方向發展。
合資車企選擇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既是對本土創新速度的認可,也是對自身轉型瓶頸的破局。能不能跟上中國智能汽車轉型浪潮,將決定這些海外車企在智能汽車時代的品牌位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