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
在過去,人們眼中的汽車就是燃油車。
世界上最早的汽車就是電動汽車,發明于1834年。半個世紀后才出現了內燃機汽車,和石油產業的興起幾乎同步。
1939年,世博會在美國紐約舉行,最受歡迎的節目是通用汽車的“未來世界展示”,所有參觀者都得到了一枚圓形小徽章,上面寫著:“我看到了未來。”
美國黃金時代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寫道:
有了汽車,一個龐大的石油工業得以成長起來。高速公路鋪滿了整個國家,美國成為旅行者的天下,城市已擴張到了郊區。
通用汽車和科幻作家描述的未來,正是后來的三十年,世界汽車發展的黃金時代。
1951年,全世界最大的油田在沙特被發現,汽車產業締造了石油工業的崛起,石油工業推動了汽車產業的輝煌。
到了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美國汽車業界已形成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公司鼎立局面,以壓倒的優勢雄居世界汽車市場。
大型、大馬力、高操控性,成為美國汽車的象征。歐洲和日本汽車產業也快速崛起,各領風騷。
當今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系列世界級車企,正在那個時代奠定了局面。
然而,屬于電動車的時代,終于來了。
2024年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首次超過了50%,燃油車買家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了少數派。 到了2025年7月10日,中汽協公布了上半年的銷量,1-6月,我國汽車銷量增長13.8%,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40.3%。 在出口市場,我國汽車增長10.4%(其中傳統燃料汽車下降7.5%),而新能源汽車增長高達75.2%。
世界開始把科幻小說描述的未來甩在了身后。
汽車,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消費品行業,目前正迎來歷史性的重構。
被重構的汽車行業,又意味著什么?
強勁的百公里加速、安靜的聲音、遠比汽油低廉的電費、環保、智能輔助駕駛,更新穎的外型,更出色的人車互動,還有大屏幕、沙發、冰箱、彩電等堆料。
以及極致的軍備競賽,一波又一波慘烈的價格戰。
行業重構就在眼前,眾多雄心勃勃的新勢力車企,爭奪著未來——成為新一代世界級車企的希望,也有很多選手會在中途倒下。
在這場角逐中,有一家車企沖到了最前面。
2025年上半年,零跑全系累計交付達221664臺,穩居造車新勢力領先地位,已連續四個月位居新勢力銷量榜榜首。
這家幾年前不被看好的車企,成為新勢力陣營中最大的黑馬。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款如今越來越常見的明星車型,五年前曾差點倒下,命懸一線。
在多數新勢力高開低走的背景下,零跑憑什么實現逆襲?這背后藏著一段不尋常的歷程。
至暗時刻
2015年底,零跑汽車在杭州成立。
那兩年,投資狂熱的涌入新能源汽車賽道,布局未來。
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的年代,誕生了一批聚光燈下的明星。
2016年,造車三年的賈躍亭遇到了貴人孫宏斌,孫說他倆“一見鐘情”,與老賈是一輩子的緣分,然后一口氣為樂視砸入150億。
2018年,恒大許家印前往美國考察法拉第未來,隨后,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車,股價暴漲911%,市值一度超過比亞迪,成為中國車企第一。
2016年,董明珠出資10億,又一個電話找到萬達的王健林,王健林說自己不懂這個項目,仍然答應出10億(后來成了5億)。她又拉上了京東的劉強東,共投資30億元入股銀隆新能源。
2016年,正在淡出地產的李嘉誠快速出手,為長江汽車注資51億,一口氣規劃了30萬輛的產能。
初出茅廬的零跑,這時正在默默造車,竭力堆料。
然而,零跑很快迎來了三大危機:先是新車首戰折戟,然后是資金斷流,最后是疫情黑天鵝。
2019 年,零跑首款車型 S01 上市后,市場表現未達預期,全年銷量不足 5000 臺。當時行業對零跑的評價并不樂觀,有評論認為其產品設計與市場需求存在偏差。
2020年初,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寒冬到來了。
一切的浮華和泡沫,都在這時被戳破了,行業內過去大量短期追逐熱點、騙取補貼和資本市場投機的行為,都難以為繼,大眾也對新能源汽車缺乏信心,投資迅速退潮。
呼風喚雨的大鱷們在這個新興行業紛紛倒下,幾乎沒講過故事的零跑,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創始人朱江明回憶:
公司錢不夠了,那時是真不夠了。
零跑的重點車型,是2017年立項的C11,先后開發了7次油泥模型、1次泡沫模型、2次硬質模型,經歷了10輪次的迭代過程。
零跑內部對C11的造型都非常滿意,對這款車都充滿期待,然而,此時的零跑在資金鏈斷裂邊緣,不得不停下了這款車的開發。
疫情在家的一個月里,朱江明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他非常焦慮,不知道該怎么辦。
作為一個理工男、技術男,他唯一能想到的還是用技術來解決困難,最終想清楚了兩件事:
第一,C11是有市場的,只有做越級有競爭力的產品,15-20萬的價格,要達到30-40萬的享受才能成功。 第二,新能源是大勢所趨,度過這個行業的寒冬,一定會有未來。
他決心堅持到底,和投資人一起,立下了三年軍令狀:
——如果公司融不到錢,三年內自己出錢養活團隊。
隨著互聯網企業的不斷涌入,會不會講故事,會不會吸引資本市場,似乎一度成為了新勢力的生存之道,然而當潮水褪去時,一切將回到原點,拼的是最終是谷底的韌性。
零跑不是依賴投資人資金的企業,而是創始人決心全力投入的企業,也許,這才是最重要的不同。
2020年廣州車展上,C11終于面世,這款中型SUV實現了越級——15-20萬的價格和30-40萬的享受。
上市四年來,C11累計銷量突破 25萬臺,在新能源車型快速迭代的市場里,成了少見的 "常青樹"。
技術信仰
2025年7月10日,杭州運河文化中心。零跑科技創始人朱江明站在四年前發布首款C11的同一舞臺,背后的屏幕閃爍著一組文字:
從預售訂單3388到月銷過萬。 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沒有爆紅,只有長紅。
臺下坐著參加過2021年首場發布會的老用戶,他們也一起經歷過C11首月僅3388個訂單的窘境。
這個數字不到YU7的百分之一,C11從來都沒有過互聯網新貴一夜爆火、訂單排期無數的待遇。
越級是唯一活路,這是零跑下的決心。
研發團隊接到的指標是:C11從A級車升級為B級SUV,配置要對標當時40萬級豪華車型,定位是“15萬級價格,30萬級享受”。
零跑C11的越級之路,可以說是從瀕死到新生的1000個日夜。
2018年,零跑啟動了造型方案,歷時12個月完成基礎框架。
2018年4月起,零跑經歷了10輪模型迭代,終于在2019年4月上海車展,零跑C-More概念車首秀,也預告了量產方向。
而到了2020年11月廣州車展,一度暫停5個月的C11正式亮相,610km續航、L2+智駕系統。
為達成“30萬級享受”目標,零跑還在電子電氣架構上取得了突破:自研域集中式架構(LEAP 2.0),實現了軟硬件深度協同。
而對應40萬級豪華車型的配置也被下放,2930mm的軸距,Nappa真皮座椅、雙層隔音玻璃等越級配置進入15萬級車型。
C11的銷量是一點點的成長起來的,從2021年月銷千臺,2022年月銷4千臺,2023年月銷7千臺,到2024年月銷過萬。
不斷的技術創新,優化設計方案,提升產品競爭力。憑借越來越好的口碑和越做越經典的產品,成為零跑“逆網紅化”經典車型的代表。
如今,這款曾被質疑“能否存活”的車型,已與特斯拉Model Y并列成為行業罕見的“長生命周期爆款”。
正如龜兔賽跑的寓言中,那只起步慢、卻永不停步的烏龜,最終越級到了一群兔子前面。
沒被看到的紙巾盒
紙巾盒可以是“車規級”產品嗎?
當然可以,然而除了冰冷的技術細節外,還有在更為真實的場景中,更真實的使用體驗。
當行業追逐冰箱彩電大屏時,零跑的工程師埋頭解決更樸素的難題——使用紙巾盒是剛需,可是很多用戶又覺得放在車里不好看、太突兀。
為此,零跑開發出了隱藏式紙巾盒,并在扶手箱內設磁性吸附裝置,避免傳統紙巾盒滑動。
這樣的細節,在C11量產前夕的開發中成為了重點——針對用戶真實用車場景開發專屬解決方案:
還有雨傘,下雨天把傘收回車內會濕漉漉的,這個細節很容易被忽視,卻再次被注意到了,C11在前排的車門內設計了干濕分離的雨傘儲藏室,雨水可以通過特定管道流到車外。
手機支架,也和紙巾盒一樣常用又比較突兀,C11自帶了可折疊的手機支架,不用時完全隱藏。
這一切,都最大程度保證了車內的收納整齊和高顏值。
為了儲藏貴重物品,C11在中央扶手箱底部專門設計了暗格,甚至給藍牙耳機都設計了專用存放區,并有防丟設計。
這些細節,甚至都不是用戶自己提出來的,而是工程師們一遍遍的重現用戶用車細節,一點點的幫用戶提前想好的。
多想一點,多干一步,把細節做到位,讓用戶的每一分預算都花在刀刃上。
零跑能在流量時代逆襲,靠的反而是這些細微到不起眼,卻溫暖又貼心的”笨功夫“。
全域自研
能在新勢力中成功逆襲,不僅有要有笨功夫,能做細活,還有硬功夫,出去真的能打。
要在逆境中能打,靠的最終還是硬功夫——核心技術。
2018年,零跑注意到市面上沒有合適的智駕芯片,于是開發了國內首個實現智駕芯片-凌芯01,并在2020年11月成功流片。
這款芯片性能超越Mobieye Q4,首次在C11上使用,累計搭載超過30萬片。
這是零跑“全域自研”戰略的縮影,零跑目前有65%部件自研自造,覆蓋三電、智駕、座艙系統。不僅控制了成本,也實現了汽車軟硬件的高度協同和品質保障。核心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只有掌握了關鍵技術的自主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因此,零跑將全域自研的理念貫穿于整車架構的打造中。從底盤到總布置、從外觀到內飾、從三電系統到智能化配置,零跑實現了整車核心部件的高度自研自造。
在C11的整車技術架構,最初的LEAP 2.0技術架構包含了L2+級智駕系統、8155智能座艙、610km純電續航、400kW雙電驅等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技術和配置。
隨后四年,零跑又進行了三次架構升級:從LEAP 2.0到3.0,再到LEAP3.5技術架構的部署,達到了從分布式控制到中央域控的升級。
以 LEAP3.5 技術架構為例,其采用了全球集成度最高的中央域控架構,實現了艙駕一體融合,大大提高了整車的智能化水平和控制效率。
在2025款全新C11里,搭載60寸AR-HUD、21揚聲器杜比音響等50萬級配置,起售價仍鎖定15-20萬區間。
純電版續航640km續航,配備了800V快充,除入門車型外均配備了激光雷達。
做難而正確的事,才能真正實現科技普惠。零跑用核心技術的自主權,打造了長期競爭力的基石,更是依托全域自研的基礎,幫用戶實現了入門即豪華,讓30萬級配置走進15萬級市場。
木棕色的聲音
在這個時代,消費本身是一場投票,傳達著用戶的信念,對于觀念、符號和自我認同的一次選擇。
2021年C11預售期間,零跑做了一次大膽嘗試:讓用戶來做產品經理,讓用戶來設計汽車。
新 C11 內飾中的砂巖棕顏色,其誕生就源自四年前零跑與用戶的一次共創。
2021 年 C11 預售之后,零跑收到了大量用戶的真實反饋。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零跑組織了多輪用戶評審和共創活動,邀請用戶共同參與產品的設計和優化。
在這些活動中,用戶對座椅選擇、內飾質感提升、細節配置優化以及駕駛感受等方面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其中就包括對內飾顏色的選擇。
當時,零跑提供了 “陶棕和木棕” 兩種顏色供用戶選擇,最終,超80%預訂車主選擇了“木棕”。
這是零跑和用戶共創的起點,也意味著彼此的關系,不再是簡單的生產商和消費者,而是作為伙伴。執行一次共同行動:
——在未來多年間,我們會選擇什么樣的汽車陪伴自己,正如我們選擇什么樣的朋友。
零跑不僅將內飾顏色選擇權交給了用戶,還以用戶的選擇為核心,進行了針對性的開發。
在全新C11上,不僅 “棕色” 的質感和工藝進行了全面升級,還搭配了更具質感的木飾件,進一步提升了內飾的豪華感和品質感。
更為關鍵的是,零跑在前排座椅上增加了可調節腿托,為用戶在休息或長途駕駛時提供了更加舒適的體驗。
在注意到用戶對座椅的重視之后,零跑進一步實現了座椅的自研自產,這讓零跑能夠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同時也能夠根據用戶的反饋和需求,更加靈活地進行產品優化和創新。
這種用戶共創的機制,在零跑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說,傾聽用戶的聲音,是一種“面對面”的交流。
那么,還有一種更好的交流——通過共創行動,建立一種“肩并肩”的關系。不僅理解用戶想做什么,還要和他們一起去做點什么。
這種以用戶為中心,與用戶的共同成長的價值主張,使得零跑獲得了更多年輕人的支持和喜愛,也讓零跑C11成為了四年來長盛不衰的車型。
走向全球
經歷了中國市場的內卷之后,馬斯克曾說:
如果沒有關稅擋著,中國同行能把其他國家的車企打得找不著北。
2025年,是零跑在新勢力中領跑的一年,也是中國車企開拓海外的一年,中國大陸的汽車出口成為全球第一。
零跑汽車的目標,同樣是走向全球。
在實現國內新勢力銷量第一的成績后,零跑將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場,并沖鋒在前。
截至2025年6月,零跑以全球1500家網點的規模,穩居中國新勢力渠道規模第一。其國內市場實現了全面覆蓋,海外市場則輻射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等超 24 個國際市場,并建立了超 600 家銷售及服務網點。
在海外市場,零跑汽車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2025年1-5月,零跑汽車累計出口銷量超17200臺,位居中國新勢力第一,其2025年海外銷量目標更是設定在5萬臺以上。
在歐洲市場,零跑的兩款車型 T03 和 C10 以出色的品價比實現了銷量爬坡。
德國汽車媒體 Elektroauto - News 評選的 2025 年歐洲純電車型 “每公里續航成本” 排行榜中,零跑 T03 以 82 歐元 / 公里的優異成績,力壓其他歐洲市場在售電動汽車,成為新一代 “里程性價比冠軍”。
此外,首款全球車型 C10 憑借其科技感和自然美學設計,榮獲 “2023 年國際 CMF 設計獎” 后,又陸續斬獲了 2024 年法國設計獎(FDA)金獎、2024 年美國繆斯設計獎(MDA)金獎以及 2024 美國 IDEA 設計獎(美國工業設計優秀獎)。
這些榮譽的獲得,不僅證明了零跑汽車在產品設計和品質方面的卓越實力,也標志著零跑作為海外中國智造的象征,正逐漸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
零跑通過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優化海外渠道布局,積極開展本地化動作,如計劃在 2025 年內鎖定歐洲、東南亞本地化選址,并預計在 2026 年上半年實現本地化制造。
2025 年 4 月 18 日,Stellantis 集團與零跑汽車宣布,雙方即將啟動馬來西亞本地化組裝項目,計劃于 2025 年年底前啟動首款零跑車型 C10 的本地化生產。
同時,馬來西亞大眾銀行與 Stellantis 集團正式開展合作,優惠金融政策助力零跑汽車布局東南亞,加速馬來西亞電動汽車普及。
此外,零跑還對海外產品譜系進行了精心規劃,B 系列將于 2025 年年中推出出口版本,B 系列首款全球化車型 B10 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在歐洲上市,B 系列的第三款產品 B05 也計劃于今年四季度在歐洲首秀,雙動力戰略將逐步完成海外布局。
未來三年,零跑國際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車型。通過這些舉措,零跑正穩步推進全球化進程,向著成為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目標邁進。
十年
十年的時間,零跑終于從“不被看好”,變成了“越來越好”。
全新C11的上市,是一款產品的進階,也是其十年造車理念的濃縮與結晶。
這十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狂飆突進的十年,而零跑的歷程,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從被質疑 "能否造出車",到證明 "能造好車",再到 "產品走向全球",零跑用實際行動打破了 種種偏見。
站在第二個十年的起點,零跑已不再需要證明自己。它以全域自研的技術、用戶共創的理念、務實的態度,為中國汽車品牌樹立了新標桿。當行業爭論 "新勢力能活幾家" 時,零跑用實踐給出答案:
——真正把用戶放在心上、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不僅能生存,還能不斷成長。
這也是造車本質的回歸。在新能源淘汰賽加速的今天,真正的變革者,并非依靠流量炒作,而是腳踏實地,努力打造經典產品。
零跑堅持的是慢熱,拒絕浮躁,針對核心車型長期耕耘,
從首月3388單到月銷破萬,靠的是口碑經營的不斷復利,最終在長跑中戰勝了流量泡沫。
風口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時,但技術與用戶的口碑卻永遠不會褪色。
如今,零跑已經為下一個十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將繼續以技術為驅動,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讓世界見證中國智造的新范式。
就像C11車內那個不顯眼的紙巾盒,它或許不會成為宣傳焦點,卻在日常使用中傳遞著零跑的用心。這種不浮躁、不盲從、不放棄的精神,正是零跑逆襲故事中最珍貴的部分。
時代大潮,推著企業在不斷前進,無論零跑能否成功,我們都發自內心希望,看到汽車行業在未來十年的風起云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