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7月份降息值得期待?接下來,我們將用幾分鐘時間探討7月份貨幣政策的前瞻,尤其是對降息的展望。
降息,從經濟學范疇來看,屬于宏觀經濟領域的重要議題。然而,結合中國的現實情況,它與每個家庭、每個人都緊密相關。舉例來說,如果家庭在銀行有儲蓄,或者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一旦利率發生變動,收益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假設家庭購置房產時采用了銀行按揭貸款,據央行及其他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超過一半的購房家庭會借助銀行按揭貸款。那么,利率的變化必然會導致還本付息成本的改變。當然,實際利率變化的影響范圍遠不止于此,在此就不一一詳述了。
7月份降息之所以值得期待,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要理解這一預期,需先了解央行在進行貨幣政策利率調整時所參考的主要指標。
當下,全球眾多投資者,包括華爾街,都在密切關注美聯儲是否會降息。對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而言,他主要關注兩個指標:通貨膨脹以及就業狀況(也可等同于經濟增長情況)。
實際上,放眼全球央行,通貨膨脹水平、物價狀況以及經濟發展或就業形勢,是央行調整貨幣政策利率時最重要的兩個錨定目標。
結合中國較為特殊的國情,我國實行資本項目管制,因此在貨幣政策調整時,需要兼顧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此外,中國作為出口大國,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這也是一個關鍵考量指標。
接下來,我們結合這些指標,深入分析7月份降息的必要性。
先看物價方面。降息往往是由于經濟發展疲軟、消費不振以及物價低迷所引發的。在美國,當前關注的是居高不下的物價指數,而中國面臨的卻是物價指數疲軟的問題。根據統計局7月初發布的上半年CPI數據,同比去年同期為-0.1%,這意味著物價處于通縮狀態。
兩會設定的全年通脹目標為2%,但實際情況與之相差甚遠。在上半年的6個月里,2月至5月連續4個月物價呈現同比負增長。從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看,中國已面臨通貨緊縮壓力。面對通貨緊縮和物價疲軟,全球央行通常會采取降息舉措。
由此可見,從物價角度出發,中國當前低迷的物價迫切需要通過降息這一宏觀調控手段來改善。
接下來看經濟增長。衡量中國經濟增長,GDP和房地產是兩個重要指標。房地產作為中國的支柱性產業,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舉足輕重。
當下,房地產市場成為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以及專業中介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至5月,全國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加速回落。2024年9月實施的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到2025年3月之后,政策效用已逐漸耗盡,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加速下行調整的態勢。為了促進房地產投資和消費,降息理應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政策取向。
此外,通過降息,能夠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減輕家庭的還本付息負擔,使更多資金得以釋放用于消費和投資,幫助經營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
從宏觀層面來看,降息對整體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并非僅僅針對房地產市場。
最后,考慮人民幣匯率和對外出口因素。對外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2025年,特朗普上臺后發動了關稅戰,盡管目前中美談判進展較為順利,但特朗普政策多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出口面臨進一步壓力。
在此情形下,適當降息促使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有利于促進出口。上半年,人民幣在離岸市場對美元升值,近期一個月也呈現升值態勢。因此,主動降息相較于被動跟隨美國政策,更具主動性,政策效果也更佳。
近期,特朗普再度宣稱將在8月1日開始實施新關稅,這無疑給中國出口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在這種外部環境下,降息對于穩定出口、提振經濟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綜合物價、經濟增長以及人民幣匯率和對外出口等多方面因素,7月份降息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值得市場期待。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