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兵部想把岳鐘琪“斬立決”,雍正說再等幾天,誰料幾天后雍正暴斃。后來金川叛亂,只見62歲岳鐘琪默默穿上盔甲,沙啞道:“大清由我來守護!
岳鐘琪誓死守護的大清,曾給他治了叛亂之罪,差點兒就要執行“斬立決”。
最后沒有處斬岳鐘琪,是因為雍正也覺得這事太過荒唐,于是把“斬立決”改判為“斬監候”,先把岳鐘琪監禁起來再說。
岳鐘琪死里逃生,收到暫緩處理的判決,絲毫沒有劫后余生的慶幸,只有壯志未酬的悲愴。
傳令官雖然說皇帝寬宏大量,顧念岳鐘琪的功勞,因此法外開恩,可是岳鐘琪縱橫沙場多年,在官場沉浮許久,何嘗不知一旦在皇帝心中種下茂疑的種子,懷疑的枝椏便會枝繁葉茂。
岳鐘琪祖祖輩輩皆為守護國土拋頭顱灑熱血,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居然會背負此等污名。
雍正三年,年羹堯被投入天牢,岳鐘琪因為戰功卓越,被提拔為川陜總督,掌握三省兵權。
正所謂樹大招風,岳鐘琪顯赫一時,暗地里少不了有小人構陷。污蔑岳鐘琪起兵謀反的謠言屢禁不止,岳鐘琪行得正坐得端,可是免不了外界嘈雜的議論。
金鑾殿上,岳鐘琪義正言辭地表示要徹查到底,揪出那些動搖江山社稷的人,雍正面上安撫岳鐘琪,表示自己不信謠言,眼神中卻露出一道猜疑的目光。
岳鐘琪頷首謝恩,對皇帝的信任感激涕零,卻錯過了皇帝投向他的復雜眼光。
不久后,岳鐘琪揪出謠言的幕后黑手,向雍正復命,言語中滿是對慷慨激昂。雍正聽罷沉吟半響,然后冷冷地說出了“斬立決”。
岳鐘琪叩頭謝恩,稱頌雍正的英明神武,卻沒有意識到,雍正說出的話帶著陣陣寒意。
散播謠言者已死,謠言卻從未平息。不到一年,岳鐘琪收到一封蓋著火漆的密信,才看了開頭第一句話,岳鐘琪就已經心驚肉跳。
信中話語對當朝皇帝雍正的險惡用心溢于言表那人用最惡毒的話語詛咒雍正,用最為煽動性的語言鼓動岳鐘琪造反。
那張薄薄的信紙,在岳鐘琪手中格外的燙手,如何處置十分棘手,不管是隱忍不發還是揭露出去,都可能引火上身。
岳鐘琪左思右想,決心揪出幕后黑手,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假意同意信中所言,誘騙幕后黑手出面,當場拿住人證物證,將其交給朝廷處置。
偌大的宮殿中,岳鐘琪字字句句都鏗鏘有力,斥責那群叛亂之徒的歹毒用心。雍正嘉獎岳鐘琪的忠心,然而卻掩蓋不住疏離之心,他早已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岳鐘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岳鐘琪前腳剛抓住罪魁禍首,后腳就有道士傳言他密謀反叛。
雍正對于這些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直言太過荒謬,對此置之不理。可是當岳鐘琪西征不利之時,雍正又忍不住擔憂,岳鐘琪是不是懷有不臣之心,才會時時在出兵時猶豫。
岳鐘琪接二連三的失利,耗盡了雍正的耐心,先前叛逆謠言埋下的伏筆,也消耗了雍正的信任和寬容。
雍正一怒之下,將岳鐘琪投入大牢。岳鐘琪在陰暗的牢房中,等待著自己的判決,等了兩年都沒等到答案。
雍正推延著決定的時間,處置清廷執掌實權的大將軍,就算他早已厭棄了岳鐘琪,也難以痛下決心。
牢房中冬天嚴寒夏日濕熱,岳鐘琪一日比一日憔悴,他一腔熱血忠心,卻只能在暗無天日的監牢中顧影自憐。
后來雍正決定放過岳鐘琪的性命,而岳鐘琪早已接受了命運。時過境遷,雍正離世,岳鐘琪成為庶人。
乾隆翻看舊案,看到岳鐘琪揮斥方遒連聲叫好,翻到岳鐘琪在監牢蹉跎人生一陣嘆息。清朝真的面臨叛亂,乾隆啟用岳鐘琪出兵平亂。
已經62歲的岳鐘琪,看著那份蓋著玉璽的詔令,忍不住淚流滿面,他坎坷的后半生,終于有出頭之日。
岳鐘琪錚錚鐵骨,為岳飛后人,守護山河國土,從未背叛腳下的土地,從未戕害無辜的軍民。
六十多歲披掛上陣,岳鐘琪不改昔日威嚴,沙場上的怒吼是他的誓言,廣闊的山河歲月,都聽到了岳鐘琪宣告。
參考資料:清代唯一的漢臣大將軍:岳鐘琪如何逆襲三等公?國家人文歷史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