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中的人物都變成了可愛的人偶
明朝四大家之一唐伯虎的真跡里的場景,現在只需要你動動手指就能還原出來……這不是簡單的想象,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7月15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創意文創再上新:“MASK熙載”系列可動積木人偶正式同廣大觀眾見面。
從搖著扇子一臉閑適的韓熙載,到神態各異的侍女,再到生動還原的各式家具……唐寅(字伯虎)的傳世名畫《臨韓熙載夜宴圖》里的重要人物、場景,在這一刻都變成了一個個可以動的積木人偶。韓府的這場家宴,你只需動手“安排”即可。
眾所周知,《韓熙載夜宴圖》一直享有“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美譽。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創作完成后,歷朝歷代皆有臨摹者,明代四大家之一唐寅就是其中之一。由他帶來的《臨韓熙載夜宴圖卷》目前藏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也是該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中的人物都變成了可愛的人偶
“我們本次推出的‘MASK熙載’系列可動積木人偶就是基于這幅畫作開發的。”15日上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創與合作部主任池林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峽博物館館藏的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長548厘米,他在畫作開端增加了一個場景,畫一位侍女稟告韓熙載有客來臨,往后才是聽琴、清吹、觀舞等熱鬧的場面,卷末畫小憩與送別,一共6幕。“這次我們選擇了其中的兩個場景,用積木人偶進行還原……”
在池林的指引下,記者在現場看到,剛剛上新的“MASK熙載”系列可動積木人偶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原畫中的6個人物以及場景。“大家買回家后,自己動手拼裝就可以還原出畫里的第一幕‘稟告’和第二幕‘聽樂’……”池林說,這個過程中自己動手的樂趣自不用說,同時大家還能直觀地了解到古代官員相關生活的場景,那個年代的室內陳設、家具審美等。“可以說,大家自己動動手,就能沉浸式地領略到當時‘文人雅士’的精神風貌。”
可愛的人偶還原出畫中的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推出的“MASK熙載”系列可動積木顆粒高度都在7.3厘米左右,并且每個人物都有5處關節可以活動。據介紹,整個“MASK熙載”系列產品的設計推出,全程都由三峽博物館監制,確保歷史細節。
可愛的人偶還原出畫中的場景
“這幅畫無論是研究歷史的,還是學習藝術的,都對它評價特別高。這次我們是抓住了年輕人喜歡的潮玩、國風,把它們做了一個結合。”池林說,除了復原原畫,讓畫里的人物來到我們當下,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現代元素構成“穿越”的新劇情。“后續我們也會推出一些與重慶城市元素相關的場景,讓書畫中的人物走出來來到現在的世界。”
同步面市的還有衍生出的“夜宴杯”
池林說,“MASK熙載”系列積木是將平面書畫中的人物儀態、器物美學轉化為可觸摸、可拼搭的立體形態,讓古畫意境從卷軸中“走出來”,讓文化“活”起來,成為與當代人對話的媒介。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攝影 張錦旗 實習生 張凱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