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再度超過市場預期啊!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了5.4%,二季度在特朗普挑起貿易戰的背景下依然獲得了5.2%的實質性增長——整個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提升5.3%,值得祝賀。
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GDP按市場物價核算為660536億元人民幣。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390314億元,增長5.5%——貢獻最大(占比59.1%),數字經濟、消費升級成為關鍵動力。
第二產業增加值239050億元,增長5.3%——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導體、裝備與設備制造)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能。但房地產市場依然低迷,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6%,行業分化現象嚴重。
第一產業在今年上半年貢獻了31172億元,增長3.7%。其中,羊肉產量下降4.6%,糧食產量下降0.1%,牛奶產量增長0.5%,豬肉產量增長1.3%、禽蛋產量增長1.5%,牛肉產量增長4.5%,禽肉產量增長7.4%……
公開的報告還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840元,同比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
這個660536億元GDP,如何換算成美元呢?
GDP換算成美元通常采用“平均匯率”,而非某一天的匯率。平均匯率的計算方法是:將上半年每個工作日的中間價匯率相加,再除以天數,得到平均數——數據可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交易中心獲取。
2025年1月2日,人民幣與美元的中間價匯率為7.1819,1月3日為7.1878,2月21日為7.1696,3月19日為7.1697,4月1日為71.1775,5月9日為7.2095,6月20日為7.1695……
進而獲得這些數值的平均數,今年上半年為7.183914529915,也就是平均需要7.7.183914529915元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按此計算,我國上半年的GDP為91946.53億美元。
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匯率在7.16至7.21區間內波動,均值較2024年同期小幅貶值1.1%,疊加物價通縮的影響,我國GDP按美元計算的增幅為2771.17億,同比提升3.1%。
這份成績,來之不易啊
盡管面臨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結構性調整的雙重壓力,但9.19萬億美元的半年度GDP總量和5.3%的同比增速,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特別是在特朗普政府重啟貿易戰的背景下。
二季度仍能保持5.2%的實質性增長,充分說明我國經濟的內生動力正在不斷增強。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繼續發揮"穩定器"作用,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高端制造業異軍突起,新能源、半導體、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長,有效對沖了傳統產業的下行壓力。
不過,民間投資的小幅下滑和農業領域的結構性調整也提醒我們,經濟發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匯率方面,人民幣在上半年呈現溫和貶值態勢,這既反映了美元走強的外部因素,也體現了央行保持匯率彈性的政策取向。雖然按美元計算的GDP增速有所放緩,但考慮到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面臨增長乏力的問題,中國3.1%的美元GDP增幅依然處于領先位置。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匯率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我國外匯儲備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總體均衡,這為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望下半年,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新質生產力培育步伐加快,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但也要清醒看到,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仍在增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尚未根本緩解,需要繼續實施精準有力的宏觀調控,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總體而言,上半年經濟"成績單"為完成全年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積極信號。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打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