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華為智選車、ADS 4(參數丨圖片).0、192線激光雷達、ES37代號)
作為入門級的華為智駕車,尚界H5的推出讓喜歡華為的消費者有了新選擇,這也是上汽與華為合作推出的首款車型,填補鴻蒙智行從尊界、享界、問界到智界構建的產品空白。雖然定位不高,但尚界H5在智駕層面也并不落伍,將搭載華為ADS 4.0,鴻蒙智行家族擁有五個品牌,應該如何選擇?上汽與華為的合作與其他品牌有何區別?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上汽與華為什么合作方式?
時間回溯到2025年2月,上汽集團與華為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鴻蒙智行家族第五個品牌尚界,屬于華為智選車模式。這距離7月14日尚界H5官圖發布,僅僅過去五個月。速度背后是重金投入,雙方首期投資超60億元,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建立專屬生產基地,組建超過5000人的專項團隊。
與華為-賽力斯模式類似,但也存在不同之處。華為提供智能化核心,包括ADS智駕系統+鴻蒙座艙,以及華為的電驅系統,將其他幾個姊妹品牌驗證成熟的智能生態平移,上汽負責整車制造和供應鏈管理,這也是上汽的強項,上汽擁有百萬輛級的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體系,這意味著后期產能并沒有問題,上市的車不會變成“期貨”,消費者訂車后的等待時間縮短。
相較于問界等品牌,上汽將更多引入自己的供應鏈資源,比如聯合電子、延鋒等嫡系供應鏈,這意味著上汽與華為更像是合作,而不是代工。據信新車之所以快速開發出來,其實基礎架構是代號為ES37的上汽飛凡新車,這款車上了工信部后并沒有上市,而是修改了白車身,改為代號ES39的新車,也就是目前的尚界H5,可以看作用上華為智駕體系的飛凡。
尚界H5定位中型SUV,車身長度大約為4.8米,采用短車頭+長后門的設計,放大車艙空間,設計方面則貼近問界的造型,與問界M5有幾分相似,封閉式格柵搭配貫穿尾燈符合電動潮流,取消隱藏式門把手回歸機械結構,雖然風阻增加,但安全系數提高。車頂激光雷達與保險杠兩側的智駕藍燈,表明這款車擁有ADS 4.0智駕系統。
相比其他幾個“界”,尚界的定位更低,預計在15-20萬元區間,比同門問界M5的24.98萬元門檻直降近10萬,共享鴻蒙座艙與智駕框架,中型SUV空間和華為智駕體驗將對華為智選車家族的其他品牌產生沖擊。
是否搭載華為ADS 4.0系統
目前華為已經公布尚界H5上市即搭載華為ADS 4,但從定位來看,這并非全系標配,而是采用智駕系統分層策略,根據目前華為智選車系統的配套方案,預計超過20萬的高配版本將搭載192線激光雷達和4D毫米波雷達,支持城市NCA、代客泊車等全場景高階功能,符合完整ADS 4.0定義,而入門版本將采用視覺主導的ADS SE方案,保留高速NOA和基礎LCC功能,控制成本。
兩套智駕方案的區別較大,華為乾崑智駕體系中,ADS SE屬于基礎版,滿足主動安全與高速導航輔助;而完整ADS 4.0對應ADS Max/Ultra級別,需激光雷達加持實現城市領航。ADS 4.0的WEWA架構通過AI模擬場景訓練決策模型,將邊緣場景接管率降低。跨層泊車與代客充電功能,已在50萬個停車場驗證,而ADS SE僅支持基礎泊車輔助。
選車偵探觀點:華為和上汽組合今年官宣,年中就公布了新車的官圖,足以看出上汽的急切,飛凡的新車搖身一變,成為了華為智選車的一員,飛凡從榮威新能源家族單飛后發展不利,受制于品牌影響力,并沒有得到認可,但在華為的加持下,將吸引更多消費者,192線激光雷達和華為ADS 4.0的加持讓智駕不再是上汽的短板,但20萬級市場的車型眾多,隨著華為智選車家族的擴大,一些產品也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尚界H5能否打開局面還要看具體定價。大家覺得這款新車如何?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