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作者/韓利明
編輯/季媛媛
7月14日晚間,*ST蘇吳(江蘇吳中,600200.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4000萬元至6000萬元,歸母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4460萬元至6460萬元。而去年同期,公司尚實現歸母凈利潤2445.46萬元、歸母扣非凈利潤1059.29萬元,業績表現反差顯著。
(圖片來源: *ST蘇吳 )
就在業績預虧公告披露的三天前,江蘇吳中召開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會。會上,江蘇吳中董事長錢群山坦言上半年遭遇嚴峻挑戰,但團隊展現出堅韌擔當,核心業務保持穩健,并提出下半年將錨定“聚焦業務”“精兵簡政”兩大戰略方向,同時嚴控支出、優化結構、提效降本。
然而當前江蘇吳中面臨的困境遠不止業績滑坡。7月13日晚間,該公司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下稱“《告知書》”)顯示,江蘇吳中存在嚴重財務造假、隱瞞資金占用和隱瞞實控人變更三大問題,同時被提示可能因重大違法被實施強制退市。
北京雍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雍文醫療大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重大違法退市需由交易所依據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或司法生效判決作出,自交易所公告終止其上市決定之日后5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復牌,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并在股票簡稱前冠以“退市”標識。退市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對上市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二級市場已對上述利空消息做出激烈反應。7月14日,江蘇吳中開盤即一字跌停,7月15日繼續維持一字跌停狀態,報2.19元/股,市值僅15.6億元。回溯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該公司股票從1月初的9.32元/股跌至當前價位,跌幅超76.5%,市場信心受挫明顯。
“童顏針”代理迷霧未散,
亦難救業績困局
江蘇吳中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為普教系統校辦企業。1999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被譽為“中國普教第一股”,為吳縣(現吳中區)第一家、蘇州市第六家上市公司。此后,江蘇吳中通過系列收購兼并與項目投資,不斷優化主業,逐漸涉足醫藥、投資等多個行業領域。
2021年,江蘇吳中加碼布局醫美領域,并在醫美產品端積極發力。同年12月底,該公司宣布斥資1.66億元,取得達透醫療51%的股權,借此順利拿下韓國“童顏針”AestheFill(艾塑菲)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銷售代理權。事實證明,這一決策對江蘇吳中后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AestheFill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驅動江蘇吳中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2024年1月,AestheFill在我國獲批上市,并于同年4月正式上市銷售。江蘇吳中曾在電話會中透露,AestheFill瞄準高端醫美市場,2024年預計覆蓋500-600家機構,目標銷售量為10萬支。方正證券更是預計AestheFill2024年有望貢獻近3.5億元的收入。
在AestheFill的助推下,江蘇吳中成功扭轉連續兩年虧損的局面,實現盈利。2024年,江蘇吳中實現歸母凈利潤7048.35萬元,同比大增197.97%。盡管江蘇吳中未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AestheFill具體銷售業績,但從醫美生科行業板塊整體數據來看,該板塊貢獻營業收入32.96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4225.65%,成為江蘇吳中2024年營收同比唯一實現增長的板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江蘇吳中的藥品行業板塊營業收入為12.29億元,同比下降33.19%;貿易行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0.21億元,同比下降幅度更是達到94.41%。
然而,我國醫美市場競爭態勢極為激烈,各大企業紛紛加速布局。今年3月,愛美客發布公告稱,擬收購REGEN Biotech的控股權,而REGEN Biotech的核心產品正是江蘇吳中代理的AestheFill,這使得AestheFill的代理權瞬間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面對這一情況,江蘇吳中于3月13日在官微發布聲明表示,根據公司與合作方簽訂的協議,公司擁有AestheFill在中國境內的獨家代理權,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并且強調,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可能導致上述代理權發生變化的事項或信息,AestheFill的供應和銷售均處于正常狀態。
有醫美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市場對REGEN第二座工廠產能釋放后AestheFill的市場表現寄予厚望,預期其將助力江蘇吳中營收實現新的突破。但隨著愛美客收購案的逐步推進,江蘇吳中此前在AestheFill產品上投入的大量精力與資源,是否會面臨付諸東流的尷尬處境,還待進一步觀察。
7月2日,愛美客也發布公告稱,REGEN Biotech已完成董事會改選,愛美客國際已實際掌控標的公司的日常運營,并將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目前本次收購項目已完成國內有關政府部門所需的批準,不過尚需取得韓國相關政府部門的備案手續。
盡管江蘇吳中曾強調AestheFill代理權協議的穩定性,但愛美客收購案的持續推進,或讓其在這一產品代理權上的處境愈發微妙。更值得關注的是,從最新披露的 2025 年半年報預虧數據來看,AestheFill的創收已難掩公司業績的頹勢。對于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的虧損,江蘇吳中將其歸因于貿易業務應收款計提較大金額減值準備。
三重違規,退市倒計時?
在業績下滑的同時,江蘇吳中又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站在退市懸崖邊。根據《告知書》,江蘇吳中存在三大類嚴重問題,其違規行為的時間跨度之長、情節之嚴重,為市場所關注。
信披真實性方面,《告知書》指出,2018年2月,江蘇吳中控股股東發生股權變更,變更后,錢群山實際支配公司行為,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但蹊蹺的是,江蘇吳中在2018年至2023年的年度報告中,均披露錢群英為實際控制人。
據企業歷史公告顯示,錢群英與錢群山系姐弟關系,分別出生于1968年、1973年,其中錢群英為中專學歷。業內有聲音指出,實控人信息作為投資者判斷公司治理穩定性的核心要素,長期隱瞞變更事實,無疑對市場透明度造成嚴重損害。
違規占用資金方面,《告知書》披露,江蘇吳中通過支付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采購款等形式向關聯方提供資金,形成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2020~2023年間,江蘇吳中截至每年年末的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余額分別為1.27億元、13.93億元、15.43億元、16.93億元,占當期披露凈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88%、74.20%、84.60%、96.09%。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中顯示,浙江復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其他關聯方企業占用江蘇吳中7.69億元未歸還。
財務造假方面,江蘇吳中多家子公司通過與多家關聯公司開展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上述行為導致江蘇吳中在2020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中分別虛增營業收入4.95億元、4.69億元、4.31億元、3.77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此外,分別虛增利潤總額1458.27萬元、2027.12萬元、1992.42萬元、2121.94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89%、51.65%、26.42%、 29.81%。
針對上述問題,江蘇吳中及其主要責任人被合計罰款3050萬元。其中,實控人、董事長錢群山被罰1500萬元,同時被實施10年市場禁入;上市公司自身被罰1000萬元,處罰力度凸顯監管層對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從上述違法事實來看,江蘇吳中2020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已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而在此之前,公司已因2024年度財務報告被年審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同時,因2024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疊加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問題,公司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劉偉指出,股票強制退市后,股價往往大幅縮水,投資者將面臨直接經濟損失。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可通過多種途徑維權:一是依據證券法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仲裁,要求上市公司賠償;二是向公司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上市公司進行賠償;三是參與退市公司重整,在破產重整程序中爭取合法權益;四是參與公司清算,通過申報債權參與財產分配;此外,還可向中國投資者保護基金等機構或證監會、交易所等監管部門投訴,尋求協助維權。
多重危機交織下,江蘇吳中正站在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業績預虧的持續壓力、核心產品代理權的不確定性,疊加重大違法可能觸發的退市風險,不僅考驗著公司管理層的破局能力,也讓投資者對其未來走向充滿疑慮。資本市場的敬畏之心與合規底線,在此刻顯得尤為沉重。
圖片/21圖庫
排版/許秋蓮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21世紀經濟報道,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