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刊登于廣西法治日報5版
法如燈塔引舟行 忠誠履職助遠航
——岑溪市人民法院推動法治副校長實職化履職紀事
“同學們要培育法治信仰,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基本能力素養,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中健康成長。”今年春季開學,岑溪中學法治副校長,岑溪市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陳金明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從“掛名履職”到“實質服務”,從“單向授課”到“精準護航”,近年來,岑溪市法院在榮膺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稱號的新起點上,“定員、定時、定責、定題”四維發力,推動法治副校長實質化、規范化履職,充分發揮和延伸審判職能,不斷擴大法治教育覆蓋面,書寫了一個個暖心的履職故事,助力法治校園建設,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晴空。
陳金明副院長上法治課
01
優化配強及時送法
王支芳副庭長上法治課
“小賣部老板哄騙小女孩‘摸肚子’的行為,就是性侵害!女同學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6月25日,岑溪市人民法院糯垌人民法庭副庭長、法治副校長王支芳到糯垌鎮大地小學,結合《女童自我保護手冊》開展普法活動。王支芳專門設計了情景模擬環節,邀請學生現場模擬“陌生人遞糖”的場景,引導學生正確應對。“壞人不會在臉上寫字,可能是送禮物的‘大哥哥’或問路的‘好心叔叔’……”王支芳的課堂上,同學們全神貫注,互動積極。
這堂互動性很強的法治課,正是岑溪市法院“按需點單、精準接單”模式的縮影。該院精選22名政治過硬、經驗豐富的法官,到全市30所中小學擔任法治副校長,并結合本地留守兒童多、未成年人案件特點,推出“菜單式”備課——針對低齡兒童設計防性侵、防誘拐情景模擬;為青春期學生準備防詐騙、反校園欺凌案例解析;對特殊群體則側重家庭監護與法律責任解讀。
今年以來,岑溪市法院法治副校長累計開展校園法治課21場,覆蓋師生0.7萬余人次,有效助力平安法治校園建設。
02
多方聯動筑牢防線
開展毒品知識宣講
“同學們,陌生人提供的‘糖果’‘飲料’‘奶茶’,都有可能是毒品的偽裝,這些我們都不能要。”6月17日晚,岑溪市法院與市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多部門走進水汶鎮華僑中學,通過剖析新型毒品“偽裝術”向青少年敲響禁毒警鐘。
活動現場,色彩鮮艷、形態各異的毒品仿真模型——偽裝成“跳跳糖”“奶茶粉”“郵票”“小熊餅干”乃至“電子煙油”等日常物品的新型毒品,被一一陳列。“這個像郵票的也是毒品?”“電子煙里加的‘料’算不算毒品?”……工作人員手持模型,結合真實案例,向圍攏的學生們詳細講解毒品的本質、常見種類以及毒品對身心、家庭、社會的嚴重危害。
“太震撼了!原來毒品離我們這么近,偽裝得這么像!”水汶鎮華僑中學學生小劉在活動結束后表示,“我要把今天學到的法律知識告訴家人朋友,一起遠離毒品危害!”
岑溪市法院以法治副校長職能為紐帶,持續深化“1+N”普法機制,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從“單兵突進”轉向“多方共治”。一方面,法院牽頭聯合教育局共同印發青少年法治教育規范性文件,明確職責清單,要求法治副校長定期參與校園安全聯席會議,動態掌握學生思想動向,對涉未成年人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另一方面,通過“法治副校長+法律明白人、幫扶人”進村入戶排查隱患、關愛留守兒童,并聯合村委(社區)督促涉案未成年人監護人落實監護責任,構建“學校吹哨、部門報到、社會參與”的聯動機制。
03
延伸觸角提升效果
法治教育不只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1月22日,岑溪市法院發出了今年首份《家庭教育責任承諾書》和《家庭教育指導令》。原來,17歲的小劉因貪圖小利將收款碼提供給他人用于非法轉賬。法院審理發現小劉的監護人存在監護疏漏,遂責令其認真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
“當好監督員,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開展法治教育是手段,保護學生健康成長是目的。”岑溪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譚巧華表示。
岑溪市法院始終堅持運用司法手段保護學生權益,特別聚焦學生在校受傷引發的家校矛盾、未成年人性侵、校園霸凌、校園食品安全等多發問題,為學生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岑溪市法院法治副校長積極延伸法律服務職能,今年以來處理涉未成年人援助案件21人,其中為18名未成年被告人指定辯護人,為3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專業法律支持。
近年來,法治副校長經常利用趕集日、農閑時節深入村屯等,對罪錯未成年人進行回訪、對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開展普法宣講,將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鄉村,實現“法治教育不漏一人,權益保護不留死角”。岑溪市法院這一系列延伸舉措,不僅構建起“校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防護網,而且彰顯了司法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中的主動擔當。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