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珍稀鳥類的繁衍生息,到瀕危樹木的生機盎然,再到百年古樹名木煥發新生機……近年來,哈爾濱持續發力城市園林的生態治理與保護,通過多種優化生態、守護珍稀動植物舉措,讓城市濕地及園林綠地成為欣賞珍稀動植物的重要“觀景臺”,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景由此更加迷人。
濕地生態優化,珍稀鳥類成城市 “常客”
依托豐富的濕地資源,哈爾濱持續改善城市公園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繁衍之地,昔日季節性出現的珍稀鳥類,如今成為 “常客”。
“過去,在哈爾濱拍攝鳥類,大多集中在遷徙高峰期的春秋兩季,如今夏天也能拍到很多鳥了——有很多鳥把哈爾濱作為棲息地,在此繁衍生息。” 前不久,在群力外灘濕地公園拍攝珍禽的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楊威說。
在群力外灘濕地公園、哈爾濱文化中心濕地公園、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等沿江區域,白骨頂雞、鳳頭鸊鷉等30余種鳥類在此安家,其中不少鳥類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哈市園林部門通過栽植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既提升了水體自凈能力,又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棲息空間。
在兆麟公園,“鴛鴦戲水”的場景已成為一張城市生態名片。公園專門為野生鴛鴦修建玻璃暖房孵化基地和 “鴛鴦島”,這里成為野生鴛鴦聚集最多的城區公園。
守護珍稀林木,工業廠區變身綠色寶庫
哈爾濱城市園林中還藏著珍貴的植物,其中勞動公園的黃菠欏林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態 “活化石”,見證著城市從工業喧囂到生態和諧的轉型。
黃菠欏樹(學名黃檗)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因優異的加工性能被譽為 “木中之王”。在香坊區勞動公園,有約1萬株黃菠欏樹,樹齡大都超60年,這么大面積、這么長樹齡的黃菠欏樹林,在全國城市園林中都十分罕見。
幾十年前,這片黃菠欏林還屬于原松江電機廠的生產資料,其主要用途是作為工業品的部件原料。2009年,哈爾濱市將原松江電機廠廠區改造建成了一座城市公園,這片黃菠欏林由此被保護起來。
經過長期精心管護,如今每年4月至10月,這里樹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勞動公園也成為公眾觀賞珍稀黃菠欏林的重要生態窗口。
保護古樹名木,百年樹木見證城市變遷
哈爾濱城區還分布有很多珍稀的古樹名木:樹齡超過300年的古榆、滿樹繁花的百年古梨……
按照標準,哈爾濱將樹齡超百年的樹木列為古樹,80年以上的列為古樹后續資源。它們是城市歷史與文化的見證者,哈爾濱通過定期 “體檢” 與 “一樹一策” 的精細化養護,讓這些百年“精靈” 煥發活力,成為城市中獨特的生態與人文景觀。
哈市園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哈市古樹名木中以榆樹為主,此外還有水曲柳、云杉、樟子松等品種,多分布在香坊、道里、南崗等老城區,這些地方前身多為苗圃或天然林地。全市的古樹名木會定期接受精細化的 “體檢”,項目細致入微,包括類似人類B超的空腐檢測、土壤營養元素與酸堿度分析等。技術人員根據 “體檢報告” 提供個性化養護……
此外,近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古樹名木、讓公眾了解它們的歷史,哈市園林部門統一為古樹名木懸掛了標識牌,標注樹木編號、品種等信息,并為很多古樹設立擋墻、座椅等保護性圍擋。通過精心的保護與養護,這些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古樹名木在新時代繼續書寫生命傳奇,也成為新時代冰城夏都生態美景的綠色注解。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霍亮 文/攝
“哈報手機記者”:吃老本 浪花
編輯:劉奕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