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與熱情致敬游戲——《秘密關卡第1季》
今天聊聊美劇《秘密關卡第1季》。
片名Secret Level (2024),別名隱藏關卡 / 神秘關卡(港/臺)。
《秘密關卡》采取了另一種折中方式殺出一條血路,雖然不夠完美,卻肯定足夠特別。
15集動畫短片,15個游戲宇宙,就像15封寫給游戲玩家的情書,可能不全部特別出色,但肯定很有誠意。
《秘密關卡》在玩家熟悉的宇宙里講述故事,這里并沒有照搬游戲劇情,而是用全新故事延續設定。15集里,我最喜愛的是《師父:匆匆一生》和《戰錘40K:無所畏懼》兩集。
《師父》是法國人做的中國功夫游戲,本就帶著局外人看東方的微妙視角,游戲把武德的內涵整得明明白白,讓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動畫短片中,主角為復仇一次次赴死,銅錢吊墜一塊塊破碎,每回重生都衰老一分。拳頭硬了,頭發白了,執念卻更深。沒有冗長臺詞,只有刀光劍影中的匆忙一生,復仇到濫殺再到認清代價后的孤注一擲。這里用冷冽畫風拍出東方武俠的禪意,當匆匆走完一生后,你是否會有遺憾惋惜。
另一集很神的是《戰錘40K:無所畏懼》,成功將“太空罐頭”拍出了史詩感。一群基因改造戰士大戰奸奇,血漿噴濺中令人大呼過癮,完美展現了“戰錘”風格。
故事發生在《星際戰士2》之后,主角泰圖斯是劍衛老兵小隊的一員,任務是擊殺奸奇巫師。梅陶羅斯是泰圖斯的招募者和小隊士官,他并沒有用嚴酷的方法重塑泰圖斯,原因是泰圖斯從小就不知恐懼是何物。
奸奇巫師問:你害怕嗎?
泰圖斯:怕,害怕你逃走。
巫師利用幻象折磨基因改造戰士,其他戰士因恐懼而死,但泰圖斯由于不知道恐懼,最終在幻象中反殺巫師。
當然,不是每集都這么懂行,都讓人驚喜。
《新世界:曾經和未來的國王》讓施瓦辛格配音憨憨國王,笑料有余深度不足。《吃豆人:輪回》把經典迷宮改成克蘇魯風,創意驚艷但節奏不佳。
但正如Steam庫存總有幾個喜加一,《秘密關卡》允許觀眾挑食。對玩家而言,能在大銀幕看到《裝甲核心》機甲對轟、《龍與地下城》地牢探險,已經十分過癮了。
《秘密關卡》另一隱秘亮點,是它暴露了當下西方創作的疲態。
政治正確大旗下,角色設計越發束手束腳、令人無法直視。女性必須強壯而非美麗,男性不能過于陽剛,結果人人一張正確但無聊的臉,看著就不想玩。反觀《師父》中的武者,破舊布衣裹著精瘦肌肉,眉骨一道疤,眼里三分狠,這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ZZZQ的表忠心作業。
《王者榮耀:萬物之道》直接把水墨丹青潑進奇幻世界。主角挑戰AI城主,場景在賽博霓虹與青山黛瓦間切換,打斗如行草書法般寫意。不論游戲如何,但就畫面來看,西方編劇還在糾結“膚色配額”,東方團隊早已用美學碾壓。
短片形式是《秘密關卡》的特點,可以成為優點也可以成為短板。用5到15分鐘講好一個故事,比拍兩小時更難。
《穿越火線:良性沖突》想探討“戰爭無贏家”,結果變成兩隊傭兵在颶風里互射,結尾強行升華著實無聊。《天外世界:我們的同伴》諷刺資本家剝削勞工,但隱喻太過直白,毫無內涵。《吃豆人:輪回》將吃豆人重塑為血肉模糊的生存游戲,迷宮變刑場,鬼魂成夢魘,概念炸裂,執行卻倉促。
要求每集都封神肯定過于苛刻。《秘密關卡》成功嘗試過了,在延續游戲設定的基礎上肆意發揮、大膽想象。
劇集完全不必死磕還原度,而是要用好這個IP。當年《魔獸》電影撲街,就應該讓很多人看清楚,游戲玩家真正需要的不是復刻游戲,而是喚醒當年一起奮斗的熱血。
玩家看《秘密關卡》就像參加一場老友聚會,當年熬夜通關的回憶突然在屏幕上復活,不管怎樣都會看下去。
《秘密關卡》監制蒂姆·米勒正是神劇《愛死機》的幕后推手,因此觀眾對劇集有了極高期待。
顯然這次他被游戲版權方捆住了手腳,沒有那么放得開。第二季如果來了,我肯定會繼續看下去,就像玩游戲一樣,總相信下一局“一定能贏。”
第二季若想效果更好,我覺得可以放飛思路,少點“安全牌”,多點“邪典味”,就像《齊馬藍》那樣,用哲學思辨顛覆游戲設定。比如把《動物森友會》拍成黑色童話,或讓《黑神話:悟空》了卻玩家打上天庭的心愿。
畫風也不用拘泥于3D風格,《師父》的粗糲水墨、《王者榮耀》的東方朋克都表明風格化才是最好的方式,第二季可以切換多種畫風,像素風、水彩甚至剪紙動畫都來一遍。
一場游戲玩家的狂歡,
一次動畫審美的突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