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暴跌了 50 萬!今年全國碩士博士瘋狂大擴招,可考研報名數卻跌了 50 萬。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年輕人比家長更早清醒了。
以前那種隨便考個碩士就能找到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畢竟教育本質上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這話大家應該沒意見吧?那投資是不是得考慮回報率?很顯然,如今研究生的回報率持續走低。下面我從幾個角度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今年國內研究生的就業率竟然首次低于本科生。碩博生拿到 offer 的比例是 44%,本科生是 45%,而大專生竟然高達 56%,您敢信?現在用人單位也開始勒緊褲腰帶,能招大專生就不招本科生,能招本科生就不招研究生。
第二,這幾年讀研的成本不斷上漲,尤其是專碩專博擴招,費用可不低。而且考名校越來越難,學費持續走高,學制越來越長,還不給宿舍,怎么算這筆投資都不劃算。
第三,保研率越來越高,意味著名校的門檻越來越高。看起來碩士博士擴招搞得熱火朝天,但仔細瞧瞧,擴招的都是些什么學校?像西藏農牧學院、呼倫貝爾學院、赤峰學院等等,好多你都沒聽說過。
再看看另一邊的 985 大學,保研率持續上升,考研名額越來越少。今年北大保研錄取 4076 人,清華保研錄取 3677 人,浙大 4867 人,上海交大 4118 人,復旦 4023 人,南京大學 3007 人。想考上名校是越來越難,畢竟名額就那么多,都給保研的了,哪還有考研的份兒?
家長們切記,如今這個時代,要么靠外語,要么靠圈子,兩者都不行就靠爹。話雖糙,理不糙。先說靠外語,只要咱家孩子會外語,再掌握一項技能,比如烹飪、美甲、修車、電工,在家門口的香港或者去澳大利亞,一天賺 1000 沒問題。
前提是你得愿意放孩子出去闖蕩,就算去新西蘭種菜摘蘋果,去阿塞拜疆賣吃的,去卡塔爾搗鼓化妝品,一個月也能賺兩三萬。家長們先別管孩子成績咋樣,記住,只要扎扎實實掌握一門外語,出去就有出路,用這優勢去卷外國人。
再說靠圈子,這有個大前提,孩子得考上名校,結識一幫高層次的同學,慢慢形成自己的人脈圈,抱團發揮更大能量。同學的父母以及長輩都是資源。如今是階級固化的時代,小圈子里的信息才有價值。
最后一招就是靠爹。不想出國又沒考上名校的孩子就只能靠爹了,望父成龍唄。其實啊,現在拼爹已成默認共識,就業拼爹。年輕人不考研不是壞事,因為保研更容易上名校。而且申請海外研究生,一年就能拿到畢業證。在當下的就業形勢下,考公考編比考研更現實。
今年我接觸了好多考研的一本學生,扎堆考 985、211。確實保研比考研更容易上名校,所以我支持年輕人放棄考研。當然,如果你還是決定考研,也沒問題。我給你的建議是考軍校的碩士,能入軍籍,一個月能拿一萬六到一萬八。在如今的形勢下,一定得先給自己謀劃好安身立命的路子,再去談詩和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