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給每個被生活摁住的你,重新看世界的眼睛。
文 | 閱微
姐妹們,有沒有哪個瞬間,你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突然感到一陣陌生?或是深夜獨自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家務,疲憊到懷疑,這一切究竟為了什么?
我們每天都在扮演著各種角色:女兒、妻子、母親、員工……忙碌到好像被時間推著走,很少停下來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哪里?如果這些問題也曾縈繞在你心頭,《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或許能給你一個溫暖而有力的擁抱。
這本書躺在我的書架上很多年了,年輕時讀,覺得它是一本精彩的哲學啟蒙小說,像是在跟著蘇菲一起闖關冒險,見識那些“大胡子”們奇奇怪怪的想法。現在,當生活把我變成了一個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高速切換、需要在瑣碎日常里尋找縫隙喘息的女人時,重讀這本書,才發現它字里行間藏著巨大的力量,直戳這個年齡段女性最深層的焦慮和困惑。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么神奇之處,那就是它能讓你在讀完后,像從長久的昏睡中醒來,重新擁有了看世界的眼睛。它沒有販賣任何速效雞湯,而是用一種最溫柔的方式,邀請你一起思考那些最根本的問題——關于存在、關于意義、關于你是誰。
我們為什么需要哲學?因為我們太容易被“兔子的毛皮”困住。
《蘇菲的世界》并非一本枯燥的哲學教科書,它用一個少女蘇菲收到神秘信件、學習哲學史的故事,將那些遙遠而深邃的思想家們帶到你面前。我覺得,作者喬斯坦·賈德最天才的一點,就是他把“哲學”這件事,變得像是在玩一場最有趣的偵探游戲。
書一開始就問了一個問題:大多數人一生都像藏在兔子的毛皮深處,只顧著在毛皮里舒服地待著,或者忙著吃胡蘿卜。只有少數人,會像蘇菲一樣,被拉著從兔子毛皮里探出頭來,驚訝地看看外面這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讀到這里,我心頭一震。這“兔子的毛皮”,可不就是我們日常的忙碌、既定的軌道、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嗎?
我們忙著升職加薪,忙著養娃內卷,忙著處理家庭關系,忙著應對各種信息轟炸……我們如此專注于毛皮里的事,很少停下來想:
- 我拼盡全力追求的“成功”,到底是什么?是誰定義的?
- 我養育孩子的模式,真的是對他/她最好,還是我被社會或上一代裹挾?
- 我感受到的焦慮、迷茫、不確定,僅僅是我個人的問題,還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某種困境?
哲學,就像那封神秘的信件,是作者伸進我們“兔子毛皮”里的一只手,溫柔地把我們拉出來,去看看那些比升職、比雞娃、比眼前的茍且,更廣闊、更恒遠、更根本的東西。它不直接給你答案,而是教你如何提問,如何思考。
【金句閃光】:“我們都是從宇宙塵埃中來,最終也要回到宇宙塵埃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理解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哲學不是“屠龍術”,它是幫你找回“自我”的羅盤
書里帶著蘇菲,也帶著我們,穿越了幾千年的哲學史。從米利都學派追問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水?氣?還是原子?),到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再到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和洞穴理論,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這些聽起來高深的概念,在作者筆下變得異常生動,更重要的是,它們和我們當下的生活有著驚人的關聯。
比如,柏拉圖的“洞穴理論”。書里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那些從小被捆綁在洞穴里、只能看到墻上影子的人,他們以為影子就是真實世界。直到有人走出洞穴,看到太陽和真實的事物,再回來告訴同伴,卻不被理解甚至被嘲笑。
(書中對洞穴的比喻大概是這樣呈現的):“想象一下,人們住在地下一個像洞穴的穴居里...他們不能轉頭...只能看到洞穴后墻上的影子...對他們來說,真實的東西,就只是這些影子的影像。”
這讓閱微我想到什么?想到我們不也被各種“影子”所困嗎?被社交媒體上完美人設的影子、被主流價值觀對“成功女性”定義的影子、被別人家孩子“優秀”的影子……我們常常把這些影子當成真實,并為此焦慮、追逐、自我否定。
柏拉圖告訴我們,要敢于走出洞穴,去看看“真實”是什么樣。這對于身處信息爆炸、各種定義滿天飛的現代女性來說,尤為重要。它提醒我們,要保持獨立思考,去審視那些被認為是“真實”的、約定俗成的觀念,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那片“陽光”。
再比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在經歷了對一切事物的懷疑后,笛卡爾發現唯一無法懷疑的,就是“我正在懷疑”這件事本身,因此他確定了“我”的存在。
(書中對笛卡爾核心思想的介紹大致是):“他決定懷疑一切...只有一件事他不能懷疑,那就是他正在懷疑...‘我思故我在’。”
這句話對于在多重身份中快要迷失自我的女性,簡直是醍醐灌頂。職場上,我們是螺絲釘;家庭里,我們是照顧者;社會上,我們被各種期待定義。仿佛“我”這個主體,越來越小,甚至快要消失。
“我思故我在”像一聲響亮的提醒:無論你扮演著什么角色,無論你處在怎樣的境地,那個正在思考、正在感受、正在體驗的“你”,是真實不容置疑的存在。你不是任何一個角色的附屬品,你是你自己。這種肯定,能瞬間為你注入一股力量。
【值得收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世界由什么構成?當你不停止追問這些問題時,你就已經走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了。”
找回好奇心,重拾“嬰兒般的眼睛”,去愛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對世界的好奇和對未知的敬畏。那種感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第一次看到下雪、第一次認識小動物那樣,充滿驚奇。
作者通過蘇菲的眼睛,帶我們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一切:我們頭頂的星空、腳下的土地、生命的誕生、意識的存在……當哲學家們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釋這些時,你會發現世界原來有這么多不同的打開方式,而我們過去可能只拘泥于其中一種。
在被工作和育兒壓得喘不過氣時,我們很容易變得麻木、抱怨,覺得生活就是這樣,毫無新意。這本書卻像一個溫柔的提醒:看看啊,這個世界多么奇妙!你習以為常的每一天,背后都隱藏著無數值得探究的奧秘。
重新拾起好奇心,用“嬰兒般的眼睛”去看世界,你會發現,即便是再疲憊的生活,也藏著值得發現的美和樂趣。這種心態的轉變,帶來的不只是好心情,更是一種強大的內心力量——它讓你不甘于被困在“兔子毛皮”里,而是總想探出頭去看看,去學習,去成長。
最后,這本書想對每一個“你”說……
《蘇菲的世界》不是一本讀完就能解決你所有實際問題的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份邀請,邀請你暫停忙碌,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思考,去感受,去連接人類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頭腦。
它會告訴你,你關于“我是誰”、“活著的意義是什么”的困惑,并非孤例,而是人類共同的追問。你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些問題。
它會鼓勵你,永遠不要停止好奇,永遠不要停止提問。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沖破那些束縛你的“影子”,找到屬于自己的光。
它最終指向的是一種清醒而有力量的生命狀態:理解世界的復雜性,接納自我的不完美,并在追問和探索中,堅定地走向屬于自己的遠方。
親愛的姐妹,如果你也曾被生活摁住,渴望找回那個閃閃發光的“自我”,渴望用更開闊的視野看待世界,那么請翻開這本《蘇菲的世界》吧。它會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你疲憊的時候,給你智慧和力量。
【金句閃光】:別忘了,你是宇宙中最奇妙的“兔子”,請務必探出頭來看看這個世界。
此刻,閱微想聽你說:
讀完這本書,哪個哲學家的思想最讓你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體驗或感悟嗎?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聊聊你的故事。
或者,對于書中提到的關于“自我”的追問,你有什么想分享的?你覺得自己是藏在“兔子毛皮”里,還是已經探出了頭?
也歡迎向我們推薦你最近讀過、覺得能帶來啟發和力量的好書哦!
愿這本書也能給你帶來力量和慰藉。如果你身邊也有正經歷類似困境的朋友,把這篇文章轉給她,或許能給她一些啟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