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精神內耗”折磨了整整五年后,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真相,也終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戒斷方法:
辭職旅行、換個環境、甚至去大理躺平,都無法擺脫精神內耗的困擾。因為精神內耗的根源,根本不在外界,而在大腦內部。它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病毒”
這種病毒,姑且稱之為“大腦里的窮鬼思維”,是指我們的大腦,總是在用一種“稀缺”和“恐懼”的模式運轉。
領導可能只是隨口一句話,我們便反復琢磨是不是在內涵自己(怕失去認可);一個任務沒做好,就開始自我懷疑,甚至全盤否定自己(怕自己沒價值);做選擇時,你總想面面俱到,生怕錯過最好的(怕損失)。
以為自己在“深度思考”,其實只是在用巨大的精神能量,去處理一些價值極低的信息。這,才是內耗的本質,是讓我們永遠在原地打轉,一事無成的根源。
那么如何清除這種“窮鬼思維”病毒?沒有玄學,就是三個親測有效的方法。
一、強行“課題分離”——管好自己的事,別碰別人的事
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精神內耗的一大來源,就是把別人的課題攬到自己身上。
同事不配合,是他的課題,你的課題是如何推進工作,而不是讓他喜歡你。 領導批評你,是他的課題,你的課題是如何從批評中提取有效信息,而不是猜測他的情緒。當我們能清晰地劃出“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這條線時,你50%的煩惱都會煙消云散,我們也常用控制圈、影響圈和關注圈的三圈模型。
二、建立“情緒檔案”——允許情緒發生,但不允許它泛濫
成年人,允許一切發生,接受一切存在,別再對抗負面情緒了,越抗拒,它越強大。正確做法是“看見它,命名它,歸檔它”。 找個沒人的地方,對自己說:“OK,我看見你了,憤怒/焦慮/嫉妒。我現在允許你存在10分鐘。”然后,想象你把這個情緒,放進一個叫“憤怒”的檔案盒里,貼上封條。這10分鐘里可以盡情體驗它,10分鐘后,蓋上盒子,去做正事。
正視自己是一個擁有情緒的人,而且是情緒的主人,學會像一個圖書管理員一樣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它們淹沒。
三、啟動“5秒鐘法則”——用行動打敗思考
許多時候,打工人的精神內耗,源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想要的太急,沒有耐心。當我們為一件事糾結超過1分鐘時,別再想了。從1數到5,然后立刻去做這件事最簡單的第一步。
想健身?數到5,立刻穿上運動鞋。 想寫文章?數到5,立刻打開文檔,打下標題。 想跟客戶溝通?數到5,立刻拿起電話。
行動是精神內耗最強的解藥。因為一旦開始行動,大腦就會從“思考模式”切換到“解決模式”。
戒掉精神內耗,不是讓自己變成一個無情、魯莽的人,而是讓我們把寶貴的、有限的精神能量,從無意義的自我攻擊和糾結中解放出來,投入到真正能創造價值、讓自我成長的事情上去。
我們的人生,不應該是一場與自己為敵的戰爭,而應該是一場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的創造,大多數成功的人,專注都是其不可或缺的特質。
別再讓大腦里的“窮鬼思維”繼續消耗自己了,行動起來,治愈這一場精神內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