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瓜農正面臨十年來最嚴峻的滯銷危機。
未來三天,中衛地區將持續35℃高溫,地頭堆積如山的西瓜加速腐爛。收購價跌破成本線令人揪心。
硒砂瓜種植成本每斤五毛,現在三毛都難出手。
老農蹲在田埂上抽旱煙,眼睜睜看著心血爛在地里。超市標價與產地價差超30倍。
上海某連鎖店硒砂瓜標價198元/個,而瓜農實際到手不足30元。中間環節吃掉七成利潤,這合理嗎?
去年毀約事件埋下禍根。部分農戶臨時抬價至七八毛,導致客商集體撤離。
今年訂單量直接腰斬,信任崩塌的代價太沉重。運輸損耗加劇價格扭曲。從寧夏到上海,每車西瓜平均爛掉三成。
這些損耗被轉嫁給兩端,最終消費者買單。
區塊鏈溯源遭遇水土不服。要求老農用智能機上傳數據,村里老人連功能機都玩不轉。好政策為何落地就變味?
社區團購給出新希望。直供模式能讓終端價降四成,復購率超七成。但覆蓋范圍太小,難解燃眉之急。
政府收儲指標杯水車薪。五千噸保護價收購三天搶光,地里還堆著十萬噸待銷。臨時措施能治本嗎?
中間商暴利何時能打破?
有案例顯示,百元西瓜農民僅分得三成。
層層加價模式該終結了!
年輕人用腳投票最現實。進城打工日結兩百元,種地收入不到一半。紅土地留不住人,未來誰種瓜?
暴雨災害雪上加霜。
上周四百畝瓜田被淹,老農蹲在泥水里抹淚。天災人禍雙重打擊,產業出路在哪?
挑瓜訣竅其實很簡單。紋路清晰、瓜底發黃、敲聲沉悶的必是佳品。
消費者學會辨別,才能抵制以次充好。毀約者該上農業黑名單。
誠信體系不建立,客商永遠提心吊膽。用制度守護契約精神,這事不能再拖。
產業鏈需要徹底重塑。
從田間到餐桌減少三道環節,價格能降五成。改革陣痛必須承受!
明年種植面積恐減半。惡性循環正在形成,硒砂瓜金字招牌搖搖欲墜。
我們真要失去這個甜蜜產業嗎?您買的百元西瓜,可能讓瓜農倒貼兩毛。
消費選擇改變命運,下次挑瓜時請多想想地頭那些佝僂的背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