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吃葡萄就選這10種,老果農說的!
葡萄自西域遠道而來,跨越千年時光與我們相逢。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將這晶瑩的果實引入中原,從此葡萄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
它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血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筆下的豪邁詩句,讓葡萄美酒成為了邊塞豪情的象征。
在民間,葡萄也承載著美好的寓意,
因其果實成串多粒,象征著多子多福、人丁興旺,不少傳統紋樣中都能見到葡萄的身影。
時至今日,每到葡萄成熟的季節,一串串紫瑪瑙般的果實掛滿枝頭,葡萄園里彌漫著清甜的香氣。
人們或采摘品嘗,或釀制成酒,延續著這份古老的浪漫。
葡萄就像一位時光的使者,串起歷史與當下,帶給我們甜蜜與慰藉。
陽光玫瑰
是日本1988年用“安蕓津21號”和“白南”雜交培育的品種,2003年注冊后,2007年經南京農業大學陶建敏教授引入中國。
這顆葡萄界的“混血兒”自帶貴族基因,果皮薄如蟬翼透著淡粉光暈,
果肉脆甜中帶著馥郁玫瑰香,糖度能飆到21度以上,咬一口像在嘴里炸了顆蜂蜜味的香氣炸彈。
中國果農把它種成了地理標志:
云南產區3月搶鮮上市,甜得能齁住早春的寒氣;
陜西果子帶著黃土高原的醇厚,果粒緊實得像綠寶石項鏈;
新疆葡萄在晝夜溫差里練出脆爽口感,甜度直逼哈密瓜。
這葡萄堪稱水果界的“六邊形戰士”:耐儲運到能坐飛機跨省,無籽設計讓懶人狂喜,連皮吃都嘗不出澀味。
只是別被低價迷了眼,真正的好果子該有玫瑰香在鼻腔打轉,甜而不齁的汁水在舌尖蹦迪。
要是吃到像嚼棉花套的假陽光玫瑰,八成是果農為了趕工提前采摘的果。
夏黑葡萄
這“黑美人”可是葡萄界的早熟課代表,原產日本山梨縣,2000年漂洋過海扎根中國。
云南產區仗著得天獨厚的氣候,3月就能摘頭茬果,
其他地方的夏黑葡萄要等到七八月才肯露面,
但甜度絲毫不打折——含糖量直飆20度以上,
比巨峰葡萄還齁甜,果皮裹著厚霜,咬開脆生生的果肉,紫紅汁水混著草莓香在嘴里炸開,連皮吃都帶勁。
這葡萄渾身是寶,果粒擠得瓷實卻不掉粒,運輸路上不怕顛簸,果農們拿它當搖錢樹。
從云南到新疆,全國遍地開花,尤其威寧的夏黑葡萄帶著玫瑰香。
巨峰葡萄
是日本1937年育成的歐美雜交種,1958年引入中國后,
在山東、遼寧、河北等地扎根,成為國產葡萄頂流。
這貨皮厚籽小,紫黑果粒裹著白霜,咬開軟糯果肉,草莓香混著蜜汁直竄天靈蓋,
甜度能飆到16度,關鍵是皮肉分離超爽快,吃相再狼狽也不臟手。
八九月成熟季,水果攤上成串的巨峰跟黑寶石似的堆成山,十塊錢能抱走三斤,比動輒幾十的陽光玫瑰接地氣多了。
果農愛它抗病皮實,消費者愛它便宜大碗,難怪能霸占中國葡萄市場半壁江山,連進口貨都得靠邊站。
美人指葡萄
是日本1984年用尤尼坤×巴拉底2號雜交的歐亞種,1998年引入中國。
這貨天生自帶美甲特效——果粒細長如手指,
頂端紫紅透亮像剛涂完指甲油,基部漸變粉白,果皮薄韌能直接切片,
果肉脆甜無酸澀感,含糖量高達18%,咬開時爆汁的爽快感像在嘴里炸開小甜水。
國內主產區集中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江蘇句容、浙江長興這些地方,
8月下旬到9月中下旬陸續上市。
要說缺點,就是沒葡萄味兒,但勝在甜得純粹,
冰鎮后配氣泡水絕了,屬于看著饞人、吃著過癮的“花瓶實力派”。
玫瑰香葡萄
葡萄界的“老牌貴族”,1871年由美國傳教士倪氏引入山東煙臺,自此扎根中國。
這葡萄個頭玲瓏,未熟時披著淺紫紗衣,成熟后蛻變成紫黑色,像是裹了層晚霞。
最絕的是它自帶玫瑰香氛,咬開果肉瞬間,
花香混著20度甜汁在嘴里炸開,甜而不齁,連籽都帶著股子雅致,
難怪老饕們說“陽光玫瑰像香水,玫瑰香才是真花香”。
中秋前后是它的高光時刻,天津茶淀、山東煙臺、河北昌黎的果園里,一串串“紫寶石”掛滿枝頭。
這貨皮實得很,肉質緊實耐運輸,掛樹倆月不落粒,果農都夸它“省心”。
如今在水果攤上,玫瑰香仍是C位選手,足見它經久不衰的魅力。
金手指葡萄
是葡萄界的“甜度天花板”,它出身不簡單,
1982年由日本育種專家原田富一雜交出來,1993年正式登記,名字就來自它金燦燦、彎溜溜的果粒形狀,活像一根根迷你版香蕉。
2002年漂洋過海到山東安家,結果一炮而紅,2007年直接拿了個“中國最甜葡萄狀元獎”,
含糖量飆到25.5度,后來更是測出28.3度的逆天數值,直接申請吉尼斯去了。
現在國內主產區在山東、新疆、河南這旮沓,7月下旬就搶鮮上市。
這葡萄長得就勾人,果穗能長到一米五,果粒像小月牙似的彎著,黃白皮裹著冰糖心,湊近聞還有股奶香味。
最絕的是它皮薄肉脆,連皮帶肉啃都不澀口,果肉硬得能切片,裝包里晃蕩兩天都不帶破皮的。
牛奶葡萄
這葡萄自唐代僖宗年間就扎了根,西域僧人帶回來的葡萄籽在宣化落地生根,
明清時直接端上皇帝的餐桌。
如今在宣化城北,還能看見百年老藤盤成漏斗狀的“蓮花架”,
像把陽光和露水都鎖進了葡萄架里。
咬開薄如蟬翼的果皮,蜜汁裹著脆肉在嘴里炸開,糖分穩穩卡在14%-16%的黃金線,
酸度低到幾乎嘗不出,怪不得老宣化人說“刀切牛奶不流汁”。
九月中旬到十月上旬是它最水靈的時候,京津客商早早就包下整架葡萄,
現在連南方食客都能通過冷鏈嘗到這口鮮。
無核白葡萄
這小家伙在火焰山腳底下長成,顆粒只有小拇指關節大,黃綠皮兒透著光,像翡翠雕的。
咬開薄脆的果皮,甜汁兒直接竄上頭,含糖量能到25%,
比美國加州葡萄還猛,當地人管這叫“碎冰糖”。
更絕的是它沒籽,冰鎮后整串抓著吃,脆甜里帶點回酸,解膩又過癮。
吐魯番人種這寶貝三千年了,西周墓里就挖出過它的干尸。
為啥這么甜?
全靠盆地地形憋出來的極端溫差,
白天熱得能烤熟雞蛋,晚上又冷得直哆嗦,糖分全攢在果肉里。
現在去吐魯番,滿街都是晾房,風干的葡萄干皺巴巴甜津津,出口日本東南亞都搶手。
要說缺點,大概就是太金貴,碰著點雨就裂口,全靠果農半夜打著手電筒搶收。
紅提葡萄
這顆原產自美國加州的“葡萄界愛馬仕”,
自1987年漂洋過海扎根中國后,就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戈壁灘上活出了傳奇。
這里晝夜溫差能飆到20度,白天光合作用瘋狂積攢糖分,
果皮薄到能透光,果肉脆得像咬冰糖,甜度直飆18%以上,刀切都不帶流汁的。
每年八月中旬到九月底,全國的紅提葡萄就進入最佳賞味期。
云南賓川的果子靠著早熟優勢搶先上市,
陜西渭南的果粒大得能跟乒乓球叫板,但要說甜度暴擊,還得是新疆貨。
這葡萄不僅空口吃爆汁,做成果茶還能嚼到滿嘴果肉,冷藏后口感更絕,難怪能穩坐葡萄界的C位,讓吃貨們年年蹲點守候。
藤稔葡萄
“葡萄界巨無霸”可是1986年從日本漂洋過海來的洋品種,
在浙江金華頭一回試種就火出圈,果粒大得能跟乒乓球掰手腕,最大能長到35克重,
果農們直接管它叫“乒乓葡萄”。
適應力超強,南方北方都能扎根,河北衡水、山東聊城現在用溫室大棚反季節種植,
硬是把上市時間提前到7月頭,比巨峰葡萄早熟半個月,價格能多賣三成。
咬開紫得發亮的果皮,Q彈的果肉直接爆汁,酸甜比例拿捏得剛好,還帶著股茉莉香。
最絕的是它皮薄無籽,小朋友都能整顆吞。
現在市場價穩在15元/斤上下,果商們都搶著要,畢竟又大又甜的葡萄,誰看了不流口水呢?
瞅瞅這滿架的葡萄,紫的賽瑪瑙,綠的透冰糖,還有那金燦燦的彎月牙兒!
甭管是吐魯番的“碎冰糖”齁甜,還是老宣化“刀切不流汁”的脆爽,
咬一口,甜汁兒就在嘴里頭炸開了花!
日子再忙,也得空摘串當季的甜頭嘗嘗,那脆生生、水汪汪的滋味兒下肚,
嘖,啥煩心事兒都化開咯!
您說是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