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與海的邊界,找到了時間的縫隙
如果說迪拜是霓虹與速度,那么阿布扎比,就是留白與深思。
清晨的海風掠過沙丘,掠過薩迪亞特島的椰林、白沙與博物館穹頂。
在去阿布扎比之前,我沒去過任何中東國家,對中東的印象是炎熱和干燥。想象中的沙漠、黑袍、駱駝和永不熄滅的烈日,構成了我腦海里的全部畫面。
到達酒店已是當地時間凌晨3點,困得神智不清的我一頭鉆進了被子,直到第二天早上醒來才被窗外碧藍的海景震撼到。
沿著海濱大道漫步,阿拉伯灣的風裹挾著水汽拂過皮膚,竟有種微妙的舒適。
當地人似乎早已掌握與高溫共處的智慧——清晨和傍晚才是城市的活躍時段,白天的街道反而安靜,人們躲在棕櫚樹蔭下,或是躲進冷氣充足的商場里,啜飲一杯冰鎮的檸檬薄荷汁。
原以為阿布扎比會黃沙漫天,寸草不生。可實際上,這座城市一半是海,一半是沙,而兩者之間,竟生長著令人驚嘆的綠意。
阿萊茵綠洲的古老灌溉系統“法拉吉”,把地下水引入棕櫚園,滋養出層層疊疊的綠意,還開出了絢爛的沙漠之花。而在城市里,噴泉、人工運河和濱海步道讓水成為景觀的一部分。
我的旅程從阿萊茵動物園開始,對阿布扎比的印象也是在那里悄然改變的。
我一直夢想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迫于時間和金錢成本,這個愿望一再擱置。
直到那天,在阿萊茵動物園,我忽然生出一種奇異的錯覺——我好像已經抵達非洲。
這座始建于1968年的動物園是阿聯酋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沒有傳統動物園的籠舍,動物們大多生活在開放式的生態區域里。
乘坐園內的越野車穿梭其間,獅子、長頸鹿、白犀牛就在車窗外閑庭信步,和我之間隔著的只有幾米的灌木叢。
我們甚至可以打開天窗親手喂長頸鹿吃胡蘿卜,然后看著她吃飽以后滿意地離開。
向導開著車自豪地說:“我們不只是展示動物,我們也在保護物種。”作為曾是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的我,這話聽來居然頗為感動。
從阿萊茵回來時,我意識到,阿布扎比在刻意回避“高端獵奇”的旅游敘事。它不像某些地方強調“獵奇體驗”,而是更愿意邀請你參與其生態、文化與時間的肌理。
從大自然走進人文圣地,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以它純凈的白色大理石和精巧的工藝震撼了我的心靈。
作為現代伊斯蘭建筑的杰作,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可容納多達55,000名禮拜者。整座建筑擁有82個不同大小的白色大理石穹頂,超過1000根鑲嵌有半寶石的立柱,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手工編織地毯。
這座建筑奇跡不僅象征著阿布扎比深厚的文化傳承,也體現了酋長國對文化保護與全球和諧的承諾。
作為阿布扎比的重要文化地標,大清真寺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游客前來,欣賞其靜謐的美感、精巧的工藝與莊嚴的氛圍。
在這里,我看到了信仰最純粹的樣子——莊嚴卻不沉重,神圣而包容。
黃昏時分,夕陽為穹頂染上一層玫瑰金,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寧靜——你不必信仰伊斯蘭,也會被這里的安詳所打動。
沿著海岸線,來到坐落在薩迪亞特島的阿布扎比盧浮宮。博物館的穹頂宛如星空,透過鏤空的金屬網灑下“光之雨”,讓建筑與自然完美融合。
館內珍藏著跨越史前至現代的藝術珍品。達·芬奇的《圣約翰洗者》、中國古代飛龍、莫奈的印象畫……每一件都講述著人類共同的創造故事。走在這里,文化的邊界消融,時空交織,令人沉醉。
館內的策展方式也很特別:不是按地理分區,而是將不同時代、不同文明的藝術品放在一起“對話”。
你可能在同一個展廳里看到中國戰國青銅器與希臘雕像并列。那一刻你會明白,“世界文化”不只是口號,“海上盧浮宮”不僅是藝術的殿堂,更通過展覽連接著世界與阿布扎比的心跳。
如果說阿布扎比盧浮宮讓人聯想到世界文明的連接,那么艾赫森宮殿則是阿布扎比本地記憶的起點。
這座始建于18世紀的白色要塞,是城市最古老的建筑,也曾是酋長的宮殿、政府辦公地、國家圖書館。如今它以博物館的身份呈現阿布扎比如何從一個漁村演變為現代首都的全過程。
這里沒有沉重的歷史感,反而像是家族長輩向你講述家事的方式,細致、親切、溫暖。尤其夜幕降臨時,白墻與燈光相映,仿佛訴說著“新舊并存”的中東故事。
在阿布扎比薩迪亞特文化區,我還遇見了一場徹底改變我空間感知的展覽:teamLab Phenomena Abu Dhabi(現象阿布扎比)。
這是一個看似超現實的藝術宇宙。融合視覺、聽覺與觸覺,引導觀眾展開一場關于“發現”與“自我”的哲學探索,由享譽全球的東京藝術團體teamLab構思,展覽面積達17,000平方米。
這里的藝術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環境所創造的各種現象共同構成整體。當你沉浸其中,仿佛與環境融為一體,成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你伸出手,光線不會破碎,水流不會停止,它們仿佛擁有自己的生命,與你對話。
在這里,每一步移動都改變著周圍的色彩與形態,藝術品不再是靜止的物件,而是在與你互動、共呼吸的“生命體”。
當你與水中漂浮的燈光共舞,當空氣中無形的能量流動在你指尖跳躍,身體與藝術融為一體。teamLab Phenomena Abu Dhabi 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界限,讓你感受到一個流動的、共生的世界。
這也正是阿布扎比想告訴世界的另一種生活方式——互動、包容、流動,而非僵化定義。
作為F1車迷,亞斯碼頭賽道是我期待已久的目的地。
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夜賽”賽道之一,阿布扎比大獎賽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車迷。親歷一場F1,絕非坐在看臺上那般簡單:你會看到燃燒的激情、精準的工程、團隊的極致協作——在這里,速度也成為一種信仰。
哪怕不是比賽周,這里依然開放。
人們可以租輛卡丁車體驗“極速”,穿越一道道彎道——那種G力的牽引感仿佛把我從生活中慣常的節奏中拉出來。速度在這里是禮貌地釋放,不張狂,但絕不妥協。
當然,你還可以去亞斯島法拉利世界(Ferrari World Yas Island )坐上世界最快過山車,體驗下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夜幕下,我登上了阿布扎比游輪碼頭的游輪。船身輕輕搖曳,海風拂面,遠處城市燈火輝煌。沿著海岸線緩緩航行,現代建筑的輪廓與夜空交相輝映,海上的微光仿佛一場夢境。
我和朋友們在音樂聲中縱情歌舞,好像內在小孩終于掙脫了瑣碎的牢籠。
阿布扎比是一座真正的國際都市,來自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的人匯聚在這里。不同文化、語言和信仰在這里交融,形成獨特包容的社會氛圍。
你可以在傳統市場里聽見阿拉伯語的韻律,也可以在咖啡館里與不同國籍的朋友暢談未來。
無論是地道的阿拉伯咖啡,還是全球風味的餐廳,都是這座城市文化交流的窗口。這里的人們尊重傳統,也擁抱現代,平衡著過去與未來的韻律。
你會發現,人與環境、藝術與生活在這里并非割裂的兩極,而是持續流動的統一體。無論是在teamLab Phenomena Abu Dhabi 里被光影包圍,還是在沙漠星空下靜靜冥想,你的感知被放大,靈魂被觸動。
同時,阿布扎比扎耶德國家博物館即將在今年12月開放,而全球第七座迪士尼樂園也預計將在2030年開園。
阿布扎比的未來,注定還會更加精彩。
翻看照片時,我的腦海中突然蹦出一個念頭——也許,我真的可以在阿布扎比生活一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