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楷曾經風靡一時,當今書壇很多成名書家都是以《九成宮》為范本開啟的學書之路,主要原因就在于歐楷非常符合大眾審美,與顏、柳相比,瘦勁、緊致、挺拔、勻稱的歐楷更容易讓人一見鐘情。
然而歐楷在俊美的外表下隱藏著執拗的個性,這讓很多人半途而廢,難以相伴終老,所以很多人最終都棄歐學顏了。
已故著名書法家劉洪彪先生就是從友人那里借得半本《九成宮》,從此開啟了正式的臨帖之路,然而在學過一段時間以后,發現歐楷約束個性發揮,所以果斷放棄轉學《多寶塔》,方才有后來的巨大成就。
另一位著名書家張旭光先生幾乎走了和劉洪彪先生同樣的道路,以歐楷開始卻最終轉學顏楷扎根。
這兩位書家都給出了近乎相同的解釋,那就是歐楷的嚴謹已經達到極致,是筆法、結構、形態的三重統一的結果,在哪個環節上差一點,最終出來的效果就會差很多,這將極大的限制個人發揮,所以不建議初學者以歐楷為范本開始學習。
另外二人還認為初學書法選擇楷書只是建立書法認知的基礎,最終還是要博覽融通,相較于顏楷,用歐楷打基礎的時間會更長,效率更低。
而這兩位書家的觀點并非特例,其他很多書家也都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比如楊再春先生、秘錫林先生等等,可見歐楷不適合初學已經成為當今書壇的一個共識。
除了書法家們的建議外,歐楷熱度降低的另一個原因也與當今書法培訓機構投機取巧有關。當今中國人民富足,很多人都有學書的要求,但是都只為培養一門愛好,并不渴望成為書法家。
面對這種訴求,很多培訓機構追求短期效果,大多選擇《麻姑山仙壇記》、《勤禮碑》等包容度比較高的顏楷作為范本,而放棄較為嚴格的歐楷。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容易寫出效果,肥點、瘦點、寬點、緊點、方點、圓點都可以,都能看出是學的顏楷。
容易寫的像也就能提高興趣,培訓機構教的也省事,也容易出成績,所以當今很多書法培訓機構都選擇教授這兩本帖,這讓歐楷的社會影響力有所降低。
歐楷熱度下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曾經有人提出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歐楷不容易入國展,部分書家給出了一個非常特殊的答案。
那就是除非天賦很高的人,否則很多人寫歐楷都會與“田楷”很相似,這就可能涉及版權和抄襲的問題,所以國展評審時對歐楷會更加嚴苛。
知名書家的建議,培訓機構的拋棄,國展的特殊對待,都讓歐楷面臨窘境,熱度下降也就是必然趨勢了。
歐楷作為楷書史上最成功的創造,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當今歐楷的熱度下降只是初學階段的選擇結果,并不代表要永遠拋棄歐楷。
歐楷不利于初學也只是針對普通學書者,對于那些毅力堅定的人來說,從歐楷入門也許能夠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沒有人堅定的反對學歐楷,只是需要清楚什么時候開始學?怎樣學?學什么?這些問題不僅僅針對歐楷,對于學任何書體、任何風格都要認真思考。
書法學習沒有固定的道路可走,書家的觀點也只是建議,最終還是要根據個人喜好和能力去做出選擇,從哪里開始學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刻開啟一段學書歷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