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先生先后故去以后,他們的書法特別是“田楷”的熱度逐漸消退,對于二田先生的書法水平當今書壇基本達成共識,不便再和古今書家相比,不過二田先生之間倒是還有可比性的探討,并且這個探討會給學書者帶來一定的啟示。
盡管二田先生走著相同的學書道路,但是他們二人對于書法的理解以及各自的學書理念卻截然不同,這就讓二田書法看似相近,其實差距很大。
二田先生都以楷書為主攻方向,他們的楷書都以歐楷為基礎,被世人統稱為“田楷”,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其實這個概括并不嚴謹,盡管二人的楷書非常相似,但是“田楷”應該獨屬于田英章先生,而不屬于田蘊章先生。
這是因為“田楷”是田英章先生對歐楷進行大膽取舍以后的個性創造,田英章先生很早就創造出了“田楷”風格,并且一直在對其完善細化。
但是田蘊章先生一直在追求寫的更像歐楷,即便是在晚年還在實臨《九成宮》,缺乏對歐楷主動取舍的意識。
二人楷書之所以非常相似,在于他們的筆法完全相同,畢竟是從小在一起學書,難免有一定的共性。
不過從二人的楷書中還是能夠看出一些區別的,田蘊章先生楷書挺拔、俊俏更接近歐楷,田英章先生楷書溫潤、方整更顯個性化。
所以從個性塑造的主動性上來看,田蘊章先生是遠遜田英章先生的,如果認為“田楷”是一種個性風格,那么就只能獨屬于田英章先生。
其實田蘊章先生也曾嘗試過創變,結合魏碑創造出多種不同的楷書風格,但是都沒有堅持深入探索,最終全部放棄回頭繼續追隨歐陽詢,從這一點上看,田蘊章先生也沒有田英章先生更能堅持自我。
二田先生的行書差別也是很大的,盡管二人的楷書都宗歐,卻都沒有追隨歐陽詢行書,而是更多學習了趙孟頫。
田英章先生的行書延續他楷書的理念,均勻、平衡、一致,更顯館閣化。但是田蘊章先生的行書就加有了大小、粗細等對比構思,讓作品不再顯得單調、拘謹。
盡管田蘊章先生行書的筆法沒有田英章先生嫻熟,但是他的行書從整體風格上來看還是要優于田英章先生的。
草書都不是二田先生的強項,特別是田蘊章先生的草書更遜于田英章先生,二人都在用楷書的筆法和結構去理解草書,所以就不對他們的草書做過多評論。
從未看過二田先生的篆書作品,田英章先生曾有隸書作品,但是更接近于唐隸,全無漢隸的氣韻,也不便多做評論。
盡管田蘊章先生認為田英章先生疏于讀書,但是從作品格調上看,田蘊章先生的書法并沒有顯示出更多的書卷氣,反倒是田英章先生的個性風格有稍許文雅氣韻。
從二田先生書法的對比可以看出,主動創變對書法學習的重要性,追隨古人只是學書過程,個性塑造才是最終的目的。
另外讀書多確實是優點,但是對于書法來說更重要的是將讀到的書融入到作品當中,田蘊章先生自詡比田英章先生讀書多,作品卻沒有更顯書卷氣,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始終在追隨古人,疏于個性塑造,沒有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到書法當中,縱然腹有詩書也難在書法中升華氣質。
當今書壇非常崇尚個性塑造和主動創變,過去那種埋頭臨帖的惰性學書理念已經遭到拋棄,二田先生書法之間的差距也充分證明了主動創變的重要性,這是值得所有學書者注意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