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援引美聯社7月11日報道,衛星圖像顯示伊朗導彈擊中美軍駐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穹頂建筑,數小時后五角大樓發言人肖恩·帕內爾承認此事。該空軍基地的穹頂建筑由美國空軍第379遠征聯隊于2016年安裝設備,投入達1500萬美元,內部設有衛星接收器即雷達天線罩,用于存放美軍安全通信設備。6月23日上午襲擊前,衛星圖像中該建筑清晰可見。6月25日及之后的衛星圖像則顯示,穹頂建筑已消失,附近建筑物有損壞,基地其他部分基本完好。
帕內爾稱襲擊造成的損害微乎其微,基地仍能全面運作,可與卡塔爾伙伴執行任務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伊朗發動此次襲擊是對美國轟炸其三處核設施的回應。上月伊以沖突中,美國出動B2戰略轟炸機襲擊伊朗核設施,特朗普還公開表示,考慮因鈾濃縮問題再次轟炸伊朗。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選擇以導彈襲擊美軍基地作為反制。特朗普對伊朗的襲擊評價為“非常軟弱的回應”,稱德黑蘭發射14枚導彈,13枚被攔截,1枚因飛向“不具威脅的方向”未被攔截,還稱感謝伊朗提前通知避免了人員傷亡。
伊朗(資料圖)
但衛星圖像和五角大樓的承認,無疑讓美國的說法顯得蒼白。此次襲擊雖短暫擾亂中東空中交通,卻未引發地區沖突。這背后,各方的盤算和行動影響著局勢走向。美國方面,特朗普政府想以“進一步打擊”為籌碼,逼迫伊朗重返談判并達成嚴格協議。以色列對伊朗核問題態度強硬,其高級官員表示,若伊朗制造核武器,以色列會發動進一步軍事打擊,且下一次打擊“不一定會尋求美國的明確批準”,還可通過針對伊朗核科學家和國家領導人等方式短期內“阻止”伊朗,同時掌握著德黑蘭可能秘密恢復核工作地點的情報。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愿意重返談判,前提是獲得“談判期間不會再遭空襲”的切實保證,并堅持保留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即鈾濃縮活動。美以上月的聯合打擊,據其軍方及情報部門評估,已將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推遲兩年,對納坦茲和福爾多的地下核設施造成破壞,使德黑蘭無法從這兩處回收鈾。不過,以色列高級官員稱伊朗位于伊斯法罕的部分濃縮鈾庫在襲擊中保留下來,且以色列會迅速察覺從伊斯法罕回收鈾的行為。
特朗普(中)就襲擊伊朗核設施發表全國講話(資料圖)
美國前中東問題高級官員丹尼斯·羅斯認為,伊朗會極其認真地對待以色列的威脅。曾任美伊談判團隊成員的美國前駐以色列大使丹·夏皮羅表示,襲擊前達成協議已很困難,現在更難。非政府組織“危機集團”的伊朗項目主任阿里·瓦埃茲則指出,遭受軍事打擊后,伊朗內部主張認真談判的官員成了少數派,對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感也在增加。目前,美伊之間沒有任何正式會談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后,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強烈譴責美國,明確指出其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侵犯伊朗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王毅外長訪問法國時也強調,美國轟炸主權國家核設施開創惡劣先例,若引發核災難,全世界都將為此埋單。中國的正義發聲讓美國感受到巨大國際輿論壓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國的囂張氣焰。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另一邊,以色列在伊以沖突中的行動也引發關注。6月16日,以色列針對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發動襲擊,當時會議在德黑蘭西部一棟政府大樓舉行,佩澤希齊揚與多名高級官員出席。以色列瞄準大樓出入口發射六枚導彈或炸彈,意圖封鎖逃生路線并切斷空氣流通,爆炸導致電源被切斷,官員們通過預先準備好的緊急出口撤離,佩澤希齊揚腿部受輕傷,多名官員也受了輕傷。
以色列的一系列行動,表面是內塔尼亞胡政府為摧毀伊朗核設施、消除“核威脅”,實則可能隱藏著徹底顛覆伊朗現有政權的更深目的,以色列或許認為這才是消除“核威脅”最有效的途徑。當前,美伊關系緊張,各方立場和行動交織,局勢復雜多變。五角大樓承認伊朗導彈擊中美軍基地,這一事件無疑給本就緊張的局勢又增添了新的變量,未來美伊是否會重啟談判,談判又將走向何方,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