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是河南省最小的地級市,小到只有兩縣兩區,卻有豫北唯一沒有被污染的河流,還是封神之地。這次去了一趟,感覺真的是古代詩經中的城市!
鶴壁東站一出來,站前廣場開闊敞亮,旁邊不遠就是萬達廣場,人不多,抬眼就能看見遠處起伏的山巒輪廓。
當地人的方言調兒有點艮,像含著塊石頭說話。
我們找家子饃老店,準備一飽口福。
只見師傅揪一大塊面劑子,搟開,塞進滿滿當當的粉條、雞蛋、肉末餡兒,包成個大餃子,再“啪”地拍扁成厚餅,往鏊子上一按,滋啦作響。
幾分鐘后,一個金黃焦脆、鼓囊囊的子饃就出鍋了。
迫不及待咬一口!外皮酥得掉渣,里面的餡兒滾燙咸香,雞蛋嫩滑,肉末提鮮,混著熱乎乎的油氣,那叫一個滿足!
吃飽了先去了鶴壁的山城區(老城區),活脫脫一個“煤炭時代”露天博物館。
廢棄的鐵路專線銹跡斑斑,老式蘇俄風格的礦工俱樂部訴說著滄桑,筒子樓外墻還留著當年“抓革命促生產”的標語。
但是,空氣里聞不到煤灰味!街道干凈,老礦坑邊上居然建起了綠樹成蔭的公園,大爺大媽在里頭遛彎打太極。
第二天去淇河。 河水清亮,兩岸全是茂密的樹林和濕地。沿著河邊棧道走,水鳥撲棱棱飛起,空氣清新得能擰出水。
還去了趟云夢山(古靈山)。山上古樹參天,懸崖峭壁上鑿著棧道,石刻的佛像、道觀藏在綠蔭里。爬到高處,俯瞰下去,淇河像條碧綠的帶子繞在山腳。
在這兒爬山,聽著“鬼谷子”、“孫臏龐涓”的傳說,感覺吸進去的空氣都帶著“謀略”味兒!媳婦累得直喘:“山是不高,可這臺階…咋這么陡!鬼谷子當年收徒弟,體能是硬指標吧?”
待了兩天多,肚子里裝著實在的子饃,腦子里塞滿了“紂王”、“姜子牙”、“鬼谷子”。
不過,回鄭州的高鐵上,有三個疑問,必須要說說:
疑問一:鶴壁這么小,咋還成了市?
疑問二:子饃這么好吃,咋自在本地有?
疑問三:當年姜子牙真的是在這里封神的嗎?
鶴壁這地方,離鄭州很近,可那股子混著“封神仙氣”、“煤城往事”和“清新生態”的獨特味道,真真是獨一份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