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西安持續高溫,清晨的陽光已帶著灼人的熱度。7月15日,西安國際港站股道間的空氣被曬得微微發燙,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供電段國際港電力工區的“點燈人”們,已挎著工具包在股道間穿梭——他們要趁著氣溫尚未達到警戒值的時段,完成燈橋檢修任務,為中歐班列夜間通行守護好“眼睛”。
作為中歐班列(西安)的始發站,這里晝夜不息吞吐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站場內4座燈橋、上千盞投光燈是保障夜間作業的關鍵設備。高溫天氣下,燈具、電纜更易因持續高溫出現故障,必須及時排查。“最近天熱,咱們調整了作業時間,趕在清晨和傍晚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干,避開正午高溫時段。”工長馮杰一邊檢查工具,一邊給大伙分發藿香正氣水,“安全第一,防暑措施也得做到位。”
9時許,作業開始。仰頭望去,22米高的鋼架燈橋在陽光下泛著刺眼的光,鋼橋表面溫度已達到50℃。馮杰率先登上梯子,早已磨出厚厚繭子的大手抓著扶梯向上攀爬,“現在這溫度,我這隔著手套爬梯子都燙手,不過咱們提前把活兒規劃好,趁這會兒氣溫還沒到頂,抓緊把2號燈橋的故障處理完。”
青工張犇跟著上橋,為了避免燙傷,他特意在手套里墊了一層毛巾,可剛觸到燈罩就猛地縮回手:“好家伙,比鍋蓋還燙!”豆大的汗珠砸在滾燙的鋼架上,瞬間汽化。“現在比前段時間熱多了,不過段里給咱們配了防暑降溫包,有冰袖、降溫貼,還有充足的涼白開,每隔一段時間就輪換著下來歇會兒。”張犇邊說邊加快了手上的動作。
26歲的侯善杰正在燈橋上作業,安全帶將他牢牢固定在鋼架上。他正專注地更換投光燈,額頭上的汗珠滑進眼睛里,他也只是使勁眨了眨,繼續手上的活兒。“高溫天燈具容易出問題,這些故障的燈得盡快換下來,這樣晚上才能有充足的照明。”安裝燈具底座、固定電源線……一套動作行云流水,在侯善杰的手中,舊燈緩緩拆解,新燈穩穩吊起。
當侯善杰擰完最后一顆固定螺絲,直起身擦汗時,恰好一列滿載著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不遠處駛過,侯善杰望著班列遠去的方向,摩挲著剛換好的投光燈外殼,想起剛來工區時第一次爬22米高的燈橋時腿直打顫,每天作業后胳膊酸腿也疼,總覺得這活兒又苦又險。這時,馮杰調試完設備遞給他一瓶水:“歇會兒,看這趟班列跑得穩當不?” 侯善杰接過水喝了一口,抹了把汗笑道:“師傅,你看咱們修好了這些燈,班列夜里走起來肯定踏實。比起剛來工區的時候,現在再干這活兒,心里頭敞亮,再熱再累也值了!”
正午時分,氣溫逐漸升高,作業人員按照計劃撤下燈橋,到休息室休整。休息室里的空調涼風習習,桌上擺著綠豆湯和西瓜。馮杰看著監測儀上不斷攀升的氣溫,說:“下午咱們等氣溫降點再接著干,高溫作業,既要保證設備安全,更要保證大伙的身體不出問題。”
傍晚,隨著最后一盞投光燈調試完畢,燈橋在暮色中亮起明亮的光。這群“點燈人”的工裝早已被汗水浸透又曬干,留下一道道鹽漬,但看著燈光照亮穿梭如織的中歐班列,他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在持續高溫的考驗下,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職工們用責任與堅守保障著設備安全,讓中歐班列在熱浪中依然能夠順暢通行,駛向更遠的遠方。
通訊員 李弢 王鵬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