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剛過,收到孫茂祥送我的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水墨圖鑒》布面戶封精裝八開大型畫集,全集160頁,詳細介紹了他的作品與歷年參展的年表,名人評價等。值得關注的是,入選大型《水墨圖鑒》系列叢書的,是一些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畫家何家英、宋玉麟等。幾天來我多次翻看,發自內心地為孫茂祥先生的創作成果點贊。
翻開目錄,我看到有20位名家評論文章和名家點評。這部畫集圖文并茂,作品有傳承,是用傳統的筆墨去表現新時代的圖式,法度嚴謹,精于題材與圖式的表現,把所學到的筆墨功夫用到表現自我的創作之中,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有自己的創作模式,構圖宏大,重經營、重深入,千筆萬筆,空靈有致。
孫茂祥繪畫作品《彭城七里·戶部戲臺彰古韻》
整個作品集有20余幅是表現主題性創作,表現的是新時代的大好江山,表現的是革命圣地題材的大創作,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展,在省美展中多次獲獎,這就是他成才的歷程。“用他的作品說話,為省獲獎專業戶”(趙緒成語)表現徐州家鄉的作品有10余幅。他用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圖式,表現家鄉的美景,懸掛于徐州市委常委會議室和高鐵徐州東站貴賓室,及南京“東郊國賓館”。作品集中有多年的寫生作品,為學所用,作品完整中出靈秀,法度嚴謹,精益求精。如:《毛澤東故居》《愛晚亭》《桂林寫生》諸例。這就充分體現了他的基本功和創作能力。
孫茂祥近年來創作的一批小品畫里,小而不小,有大氣象,意境深遠。無論是潑墨、點彩都是從法度中出,隨意中求法度,意境深,詩意性強,做到作品完美統一。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創作年表,整整5頁紙,曾有70余幅作品參加省級以上美展,有10篇論文,10部個人畫集出版。
孫茂祥繪畫作品《彭城七里·書院風華》
看完整個畫集100余幅作品,感覺每幅都不重復,不重復其老師李可染先生作品,也不重復自己,每幅都有變化,這很難得。著名評論家桑干說;“一遍遍翻閱孫茂祥作品,一次次內心波瀾壯闊,雄渾、闊美、蒼茫、博大是孫茂祥山水畫的主要特征,顯然,李可染喚醒了孫茂祥的山水畫興趣,如同黃賓虹喚醒了李可染山水畫一樣,“兼濟天下,那么,孫茂祥做到了” “獨善其身”彰顯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光芒閃爍。孫茂祥所表現的技法主要是足立于李可染的精神與靈感。
畫集中有多名家題詞與評價,也都是一流大家,如:李可染、張仃、雷正民、劉大為、龍瑞、程大利、周京新、韓天衡、馬鴻增、李寶林、李小可等。再一是早在1990年于徐州展覽館舉辦個人畫展時就把16幅作品捐贈給“亞運會”,這充分體現作者的藝術境界,特別是近年來創作的作品《秋意濃濃梁家河》被中國國家版本館收藏。去年為母校江蘇師大學70校慶捐贈多幅作品及畫集。
孫茂祥繪畫作品《彭城七里·云龍煙霞繞古寺》
孫茂祥的精裝八開大畫集讓人能百看不厭,無論是從百余幅作品的不同的表現手法,還是文章的評價,都不難看出作者的創作用心,其論文曾在2006年6月《美術報刊》發表。從論文中了解到:作者不單是一位畫家,而是一位有思想的畫家,了解歷史,了解時代,創造出有時代感作品,更是位有情懷的畫家,從他的作品題目中看出是位有很高境界的畫家。
從整本畫集看是厚重的,作品的厚重是學習他的老師李可染,作品有南方的靈動,又有北方的厚重和大氣,“ 黑墨團中天地寬”是黃賓虹的創作思想,茂祥有所領悟,整個畫集是有資料性、學術性、藝術性,能讓觀者多看上幾遍的少見。目前能讓觀者看下去的個人畫集太少了,因為個人出本畫集重復的太多了——藝術應學習古人,有傳承才能創新,一味標新,都一樣表現手法不能叫風格,風格的創新應是業界公認的、有傳承的,能讓后人去學習,能傳承才是經典,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新時代。一位好的藝術家要有公益性的,要有愛國性,創作是最好的例子,能讓作品說話。畫家要提高創作意識,學習傳統主要是學為所用,做到創作與時代統一。創作作品是經驗,靈動自然才是高手。
(余欣言)
藝術家簡歷
孫茂祥,1986年師從李可染學習山水畫。一級美術師,歷任徐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1997年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畫壇百杰畫家”稱號,同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作品欣賞
文章轉自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