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回歸“一個吉利”戰略,吉利控股又邁出關鍵一步。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旗下吉利汽車與極氪科技正式簽署合并協議,吉利汽車將收購除其已持有股份外的全部極氪股份。
“進行合并事項后,極氪將成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奔嚪矫姹硎?。公告顯示,吉利汽車如要私有化極氪應付代價總額約為23.9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99億元)。目前吉利汽車持有極氪已發行在外股本總額約62.8%。
01
把極氪納入囊中
在吉利7月15日披露的公告中,吉利再次調高了實際收購價。
在5月7日披露的公告中,吉利開出的收購價是每股極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按照當時的擬收購價25.66美元/股來計算,吉利收購極氪剩余34.3%的股份則需要花費約23.9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72億元)。
而在最新的公告中,吉利汽車稱,對于極氪的股東,吉利還提供了現金置換或置換吉利汽車股份的選擇。
對于現金置換的股東,吉利此次開出的收購價已經提升至每股極氪股份2.687美元或每股極氪美國存托股份26.87美元現金,相較于5月7日公告中發布的擬收購價溢價了超4%。如果排除私有化信息對股市信息的干擾,目前的收購價已經較5月6日極氪當時的收盤價(22.59美元/股)溢價18.9%。
如果所有股東選擇現金置換,吉利汽車集團將需要花費23.9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99億元),相較于擬收購價,吉利多花了不到2億美元。
如果股東選擇置換吉利汽車股份,對吉利汽車來說將省下一大筆錢,畢竟吉利汽車賬上的現金總額或隱有壓力。根據吉利汽車的財報,截至2025年3月31日,吉利汽車賬上現金儲備為352億元,為比亞迪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與去年四季度相比減少了約78億元。
對極氪股東來說,根據公告披露的信息,每股極氪(NYSE:ZK)股份可置換1.23股吉利汽車(0175.HK)股份,或每股極氪美國存托股份可置換12.3股吉利汽車股份。
無論怎么計算,目前吉利給出的收購價也是相當有誠意,吉利汽車要把極氪納入囊中的決心可見一斑。
吉利還在公告中指出,若未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或股東會未通過,交易可能終止。但這個變數并不大,2010年,吉利并購沃爾沃的案例堪稱經典的“蛇吞象”。
不過,今年一季度,極氪依舊虧損了7.63億元,同比減少60.2%,若合并落地,極氪仍需要靠吉利輸血,才能加速盈利。
02
要奪回“自主一哥”
從去年開始,吉利控股內部的整合步伐大步邁進,私有化極氪是吉利發展史上堪當濃墨重彩的一筆。
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一眾吉利高管聚集在臺州,探討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新態勢下的應對之策。這是吉利夢想開始的地方,也將直接決定吉利接下來的發展路徑。
當時吉利汽車雖然在剛過去的上半年首次實現了營收破千億,扣非凈利潤也完成了翻倍式增長,但是也暗藏了隱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吉利控股形成了龐大的汽車品牌矩陣,擁有吉利、領克、寶騰、睿藍、吉利幾何、吉利銀河、沃爾沃、極氪、極星、路特斯、LEVC翼真、雷達等多品牌和系列,而其中很多還處于銷量未達規模、持續虧損的地步。
在此背景下,當年9月20日,李書福正式發布《臺州宣言》,宣布將通過“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舉措,聚焦汽車主業,提升競爭力,正式進入戰略轉型新階段。
《臺州宣言》的戰略意義是推動吉利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協同,杜絕重復投入,降低成本。
隨后,吉利體系便開啟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整合。首先是幾何、翼真(LEVC)和雷達紛紛并入吉利銀河;然后領克并入極氪并成立了極氪科技集團。除品牌合并外,吉利體系研發、電池、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重要業務板塊方面也進行了整合。
今年5月7日,吉利系又宣布一個大動作,剛成立不到3個月的極氪科技集團也一并并入吉利汽車,實現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
在5月15日的吉利汽車2025年一季度業績發布會暨“一個吉利”戰略整合計劃說明會上,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解釋稱,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形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拳頭,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時間不等人,現在的市場環境對吉利汽車而言,已經沒有容錯的空間,這就是我們這么快進行合并的基本邏輯。”
通過整合,李書福的愿景是“希望把吉利的競爭力和戰斗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如今,整合已初見成效。7月14日,吉利控股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2025年上半年,吉利控股集團總銷量193.2萬輛,同比增長30%;其中新能源銷量100.1萬輛,同比增長73%,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52%。
具體來說,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10175.HK)上半年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新能源(含吉利、領克、極氪)總銷量72.5萬輛,同比增長126%,新能源滲透率也達到了51.4%。
在上半年的銷量排行中,吉利控股的銷量僅次于比亞迪(214.6萬輛)和上汽集團(205.3萬輛),距離“自主一哥”比亞迪僅差21萬輛左右。吉利還將銷量目標從原來的271萬輛增至300萬輛。
2017年,吉利超越長城,以124.7萬輛銷量成績拿下當年的“自主一哥”。如今,吉利要把“自主一哥”的名頭搶回來,私有化極氪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本文綜合自: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財聯社等)
版權 | 山東財經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